第3章(第2/3页)

听了这话,桃枝面上不由露出焦急之色。

昨日是她去向以前共事的姐妹打听了太妃去小佛堂的时辰,没想到竟出了岔子。

“是我来迟了。”顾璎面不改色的微笑道:“我等太妃礼佛结束就是。”

既是太妃已默许她过来,便不会不见她。让她等这一个时辰,不过是要看看她本人的性情、处事罢了。

寻常人家的婆母都要拿捏媳妇,更何况太妃压根看不上她。

顾璎想起陆川行在信中所暗示过的太妃难相处,如今可见一斑。

果然常嬷嬷陪着笑面将引到了堂屋,让人奉上了茶,请顾璎坐下等。

她面前是铺着宝蓝色锦垫的紫檀木牙雕梅花凌寒交椅,锦垫看上去有些厚度,撑过这一个时辰应该不会太难受。顾璎保持着良好的仪态坐下,很快就觉察到似乎暗处有人在看自己。

顾璎告诉自己要沉住气,随即端起茶盏浅浅抿了两口,就保持着一直端正的坐姿。期间她面上并没出现不耐或是急躁,大大方方的去看堂屋里的布置,并不刻意探寻,也不躲闪回避。

在暗处观察她的嬷嬷在心里暗暗点头,去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告知了陈太妃。

巳时才到,帘外有脚步声传来,很快便是丫鬟们互相通传“太妃回来了”。

顾璎款款起身,带着人迎了出去。

饶是她尽量让自己尽量松弛些,等候的一个多时辰也让她浑身僵硬酸疼,可她不能露出分毫。

当她候在廊庑下时,看到丫鬟们簇拥着一位身着鸦青色绣缠枝葫芦纹对襟长褙子、样貌端庄雍容的贵妇走来。

“儿媳顾氏拜见太妃。”顾璎落落大方的上前行礼。

陈太妃用审视的目光看向她。

只见她身上穿了藕荷色绣折枝花卉的大袖衫,底下配梨花白的绫裙,颜色雅致又不沉闷;乌发堆成的云鬓插着赤金珍珠的头面,华贵大气的同时,又不失温婉端庄。

至于那张脸,更是令人过目难忘。

她生得瑰姿艳逸,灼若芙蕖,一眼看去并不像世人印象中温婉秀气的江南美人。

“起来罢。”片刻后,陈太妃缓缓开口。

顾璎神色柔顺应下,从容起身。

等进了堂屋,陈太妃在主位落座后,丫鬟引着顾璎在左侧下首座下。

陈太妃四十七岁,因未曾生育过又保养得宜,看上去不过是三十多岁的模样。只是她神色端肃,态度冷淡,看上去不大好相处。

对此顾璎早有心理准备。

豫亲王深得先帝信任,且在当今天子跟前又有拥立之功,在朝中地位超然。相传豫亲王夫妇恩爱,纵然王妃未曾生育,豫亲王也并未纳妾。

在豫亲王故去后,天子允许陈太妃从宗室子弟里挑选一位做嗣子,继承豫亲王这一脉的香火。

陈太妃已经定好了人选,只等过了重孝就替他请封郡王之位。谁知曾是豫亲王心腹的副将说出王爷尚且有骨血流落在外,有信物为证。

陆川行的存在,明晃晃的讽刺了豫亲王夫妇的恩爱情深。

陈太妃不得不忍着恶心接回了陆川行,看着他被封为郡王,即将继承了王府的全部。

故此太妃不喜欢陆川行,更不会喜欢他妻子。

陈太妃先问了两句路上的情形,顾璎小心应对,总算没让她脸色更难看。

“既是你到了京中,原先在南边的习惯要改一改。”陈太妃淡淡的道:“先在府里学规矩,切不可丢了郡王府的脸面。”

顾璎心中微沉,面上却恭顺的应是。

“郡王不是你一人的夫君,更肩负着王府的责任。”她话锋一转,突然道:“他同龄的宗室子弟,皆是有了子嗣。”

幸而有墨松提醒,顾璎此刻还能保持镇定,甚至还分神想了陈太妃的话不全对。

当今天子要比陆川行大上几岁,如今也是膝下空虚。

“我替他选了两个样貌齐整的丫鬟,开了脸让她们给郡王做侍妾。”虽然不是征求顾璎的意见,太妃却在留意顾璎的神色。

“谢太妃关怀。”顾璎心中早有腹稿,她起身客客气气的道:“儿媳早在两年前就想替王爷选人服侍,只是那时王爷醉心学业,便耽误了下来。”

“您挑的人自然是极好的,只是儿媳愧疚,让您操劳费心了。”

她这话说得漂漂亮亮,既解释了自己并不是因嫉妒而不许夫君纳妾,又表明了自己会坦然接受这两个侍妾。

陈太妃心里升起一丝疑窦。

看着她的举止,陈太妃想起方才院中嬷嬷告知她独处时的情形,顾璎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粗鄙不堪、精明算计、善妒跋扈的商户女。

可是……

陈太妃在心中冷笑一声,就如同她在丈夫过世一年后,才知道他还有流落在外的骨血。

“让绣莹和霜连来见过王妃。”她不信顾璎真的无动于衷,特意叫了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