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有伤天和,付之一炬(第3/4页)

因为,火速赶过去的医官,并没有找到病因在何处。

只知道,那些病患,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完全不知道怎么染上的。

“元图先生怎么看?”

陈平面色无波。

种种明刀暗箭,他已然有些习惯了。

此时一点都不奇怪。

从谣言的指向,他其实也隐隐觉得,有些像是北面的出手风格。

因为,动不动就以“有伤天和”、“不能杀生”这种忽悠老百姓向善的话术,来影响一些无知百姓。

很像是一个教派。

而据他所知,江东地界,水网密布,并没有什么有名气的寺庙,佛门三宗,在此地也没有什么庙宇,谈不上太多影响力。

这里的百姓,多数是祭拜汶水青衣娘娘。

扯着“有伤天和”的幌子前来蛊惑人心的敌人,如果不是出自佛门三宗,很可能就是北周胡人后面的黑莲宗。

明心尊者就是出自此宗高人。

动不动就是怜悯世人多苦,并劝人向善,求告莲尊救世。

凤元图正襟危坐,闻言沉吟道:“谣言来势汹汹,并且,后续手段十分残酷狠辣,不能不加理会。若是置之不理,很可能这疫毒就会变成真的。”

“凤先生是说,荷花里那疫毒是假?”

秦观海诧异道。

“当然是假相,秦知府几时曾见过,发作得如此凶猛,病患又如何集中的疫病,如此凶险症状,看起来倒不是病,像是毒。”

“有大医去看过了吗?”

陈平微微点头。

他也认可凤元图的推断。

道理很简单。

前一天四处轰传,说是上天将要降下灾殃。

第二天,就立刻出现灾祸了。

这哪是什么天灾,显然是人祸。

所以说,陈平每每遇到北周胡人,总是一点也不留手,非得斩杀干净不可。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一个原因。

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这个。

是因为,那些胡人境内并没有什么儒家文化,并不讲究什么仁恕之道,更没有什么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规矩。

他们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遵循的其实是黑暗森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

与其要求他们讲人性,还不如跟他们讲一讲兽性。

你见过山林里的野兽,会因为杀戮而心生愧疚吗?

会因为仁义而嘴下留情,从而变得狼不吃羊,不咬死兔子吗?

所以,在这种行事准则指导之下,如果能让南边人口死绝,从而达到目的,对方也绝不手软。

他们也没有手软的意识。

怜悯这东西,从始至终,都没在那些胡人的文化之中出现过。

就算是掳掠女人不去杀死,也只是因为女人可以为他们生孩子,留下很小的孩子不杀,也是因为孩子很好教育,不长时间就会忘记过去……

所以,要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就要从利益着眼。

对方的利益到底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江东名医孙玉田正在广云府,下官请他看过,也说不出个什么究竟来,试了几服药,全无作用。”

秦观海的脸色更苦。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发现,据孙神医判断,这种病与伤寒有些相似,病人时而畏寒,时而怕热。

最厉害的还是,明明病患已经喝了不少水,却还是十分口渴,非得喝得把肚子涨破了,还不懂得停下来。”

“怕热怕冷,老想喝水?”陈平摇了摇头,自己又不是学医的,什么病根本猜不到,对方就算是用了什么毒素,也完全看不出来。

“走,去看看。”

有些事情单靠猜,是没用的。

去现场看过之后,或许会有发现呢。

“对了,王上,下官想起一件事情,那三百余位病患,似乎生机消耗十分快速,孙神医说,他们可能撑不了几天。

并且,就算是府兵已经封锁了荷花里,其他几处民宅聚集地,也开始出现同样病例。”

“生机耗尽?”

陈平脑海中有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又不是十分确定。

……

靠近荷花里。

陈平离着远远的就已经听到一片哀嚎痛哭。

除了没有锣鼓唢呐之声,就像是数十上百家齐齐开办丧事一般。

听得人心中发寒。

前行数百步,就见到一个衣袍洗得发白的老者,正在忙忙碌碌用针喂丹,指挥几个年轻人加火熬煮草药。

刚刚喂过丸药,刺针止疼之后,一个病人安静了下来。

离着不远,又有一个病人,突然面色青紫,全身抽搐起来。

那老者面色大变,连忙奔了过去。

“我来吧。”

陈平一步踏出,就到了抽搐着的病人身边。

“你捣什么……啊,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