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贫穷限制了你们的想象(第2/3页)

几百万头牛。

真有几百万头牛,你们皇帝开心不开心?”

杨丰说道。

“几百万头牛,怎么可能?”

谭渊明显不信地看着眼前冰天雪地。

“我们那时候北边呼伦湖一带叫呼伦贝尔市,类似于府,一个府肉牛一百多万头,奶牛近百万,加起来两百多万头,其他牲畜更多。这是总的牛存栏量,也就是还在养着的,至于宰杀卖出去的不算。

你们的贫穷限制了你们的想象。”

杨丰说道。

当然,牛和牛的品种差异这个就没必要告诉他们了。

杨大使不骗人。

只是有选择的告诉他们。

“挑选一千骑兵,让他们沿着哈拉哈河向上游,进山之后等开春看看能不能伐木放流,若能放流至此则留木为证,然后走兴安岭去会宁,从会宁返回北平,算是他们立功。

至于其他人,在此休整十天,然后去和林。”

朱棣说道。

“把我的那张大网卸下来,我让你们看看这地方为什么叫捕鱼儿海。”

杨丰朝后面的士兵喊道。

那些士兵赶紧从一头骆驼上把他要的东西卸下。

捕鱼儿海……

那就是要捕鱼的。

这地方可是冬捕的胜地。

所以第二天,三万大军就已经可以吃鱼了。

他们在捕鱼儿海休整十天,杨丰带着捕鱼队不停捞鱼,这个季节捞出来就清理内脏,然后往旁边一扔就等于直接冷冻了,当这支大军再次启程时候,所有马背上都挂着一条条十几甚至几十斤重冻成武器的鱼。他们继续沿着胪朐河或者说克鲁伦河一路向西直奔和林,沿途还是没有发现游牧部落,偶尔有几个零散的牧民,应该是牧民里面的逃户。

游牧部落里面的逃户问题一样很严重。

明末时候蓟镇长城外,也就是热河山区,长期游荡着数以万计的牧民逃户和内地逃亡的逃犯。

这些看到大军立刻就投降了。

通过他们可以确定,目前整个胪朐河下游,包括北边的斡难河下游都没有大的部落。

但土拉河有。

也就是原本也速迭儿的部落。

他们本来就在土拉河游牧,脱古思帖木儿或者说北元天元帝就是在前往和林中途,路过他的地盘时候被他袭杀,之后也速迭儿在瓦剌等部拥戴下称汗,带着部落西迁,他死后儿子恩克继位,恩克死于内乱,忽必烈系的额勒伯克继位。

原本也速迭儿的这部分部众逃回土拉河。

他们也在去和林的必经之路。

这就好办了!

“走,终于有肉吃了!”

杨丰看着地图说道。

土拉河就是图拉河,也就是乌兰巴托南边的。

可以确定他们的越冬地就是乌兰巴托。

两万九千骑兵沿着胪朐河开始了奔袭。

五天后。

夜,土拉河畔。

“在前面三十里!”

风雪中一队侦骑返回,为首军官向朱棣禀报。

“发射火箭!”

朱棣说道。

一名军官立刻拿出火箭架在地上然后点燃引信,紧接着伴随尾部火焰喷射,这支火箭直冲天空,很快左右天空中两点同样火光升起,然后在半空中炸开,这代表着这支大军的左右两翼收到了进攻的命令。

两万九千大军,当然不可能从一个方向。

实际上进攻的是中路。

左右两翼将分开包抄,一旦中路完成突袭,敌人肯定分散逃跑,必须得围歼才行。

“走!”

杨丰喊道。

然后他催动了战马。

作为前锋的张辅同样抄起长枪。

他们带着前锋一千骑兵,沿着土拉河向前,后面朱棣的中军如张开的鹰翼,在风雪中紧随其后,二十里而已,半个小时后,前方一片风雪中的帐篷就出现。他们立刻开始了全速冲锋,骑兵的马蹄践踏,立刻惊醒了睡梦中的部落,紧接着有人匆忙冲出帐篷,然后惊恐地吼叫着,越来越多的人冲出帐篷,还有人匆忙吹响了他们的号角。

但没什么用了。

汹涌的骑兵瞬间撞进了他们的营地。

第一波根本不用长矛。

他们就是全速在这些帐篷间狂奔而过。

然后……

直接抛出一颗颗手雷。

本来就已经乱套的敌人在不断响起的爆炸声中,根本没有任何抵抗的心思,全都不顾他们的家人,拼命跑向他们的马。

但响起的爆炸声让这些马也全都惊了。

毕竟这是漠北。

这些马都不一定听过手雷的爆炸声。

它们甚至不顾自己的主人,就挣脱绳索逃跑,而那些抓住了马的,也因为马受惊不得不拼命控制。

但此时后面第二波次到了。

马背上的明军骑兵夹着长矛在整个营地席卷而过,他们同样也不会纠缠,遇上敌人就戳死,遇不上也不管旁边,继续向前狂奔就行,反正前面到处都是帐篷。这种大型的越冬营地都是整个部落聚集,数万男女老幼拥挤在背风临河的地方,依靠秋天储备的草料撑着。而这个地方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后面还有山,这也就意味着冬天有木柴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