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九零养猪场老板娘(第3/4页)

虽然现在竹编生意很好,可坐吃山空是不行的,还是要不断创新才能站稳市场。

第二天清晨,田恬起了个大早,见洪国辉从洪母房里出来,她立刻拿着设计稿过去给他看。

“国辉哥,你帮我看看我画的这个新年鸡蛋篮子怎么样?”

竹篮是竹编里订购率中平一般的东西,定的最多的还是洗菜篮子和竹凳,想要让客户加单,那就要做文章。

田恬解释她的设想:“新年走亲戚串门的多,大家送的无非是白糖或者鸡蛋,这个鸡蛋篮子选用红色边框红色手提绳和红拉链设计,看着好看又喜气洋洋,过年提着这样一篮子鸡蛋串门走亲戚,应该是很体面的。而且咱们的竹篮耐用,平时也可以装东西,非常实用。国辉哥,你觉得怎么样?”

洪国辉简直佩服她的设想:“很好啊,设计的不错,你的脑子也太聪明了。”

田恬笑:“既然有市场,那我现在就给张姐打电话过去,让她帮忙留意一下红色的布料和拉链,一旦确定了这些东西,咱们就可以大规模投入生产。”

洪国辉点头:“到时候咱们可能还要去一趟商街那边。”

田恬道:“那我今天先去镇上看看红色拉链和布料,先做个样品出来,到时候带着一起去商街那边让张姐看看,一旦他们下订单,这竹篮肯定大卖。”

洪国辉笑着点头。

田恬连早饭都没吃,就和洪国辉一起去了镇上。

镇上有专门的裁缝铺,田恬要的东西裁缝铺里都有。

搞定了布料和拉链之后,洪国辉又花了一天时间编了一个田恬设计的鸡蛋篮子出来。

“咱们家里没有缝纫机,我去找邻里借一个。”洪国辉道。

之前家里是有缝纫机的,后来养猪亏钱,就把它卖掉了。

“好,借回来让婶子缝上去。”她没那技术,只能让洪母上,她那一代人都会用缝纫机,手艺精巧。

洪国辉嗯了一声,立刻去借了。

洪母手脚快,洪国辉借回来一个小时,她就把竹篮的拉链和边框以及红色手提绳子缝上去。

“呀,看着真是漂亮喜庆,我瞧着都喜欢的很。”洪母赞叹道。

田恬也觉得很好看,这次肯定能收获一笔大订单。

“国辉哥,咱们明天交代一下村民六天内不用交货,然后咱们快速去商街那边走一趟。”

洪国辉点头:“成,明天我去找国庆和兴平,让他们帮着盯一盯家里,应该不会有事的。”

田恬嗯了一声。

翌日上午,田恬叮嘱了村民六天内不用交货,洪国辉也安排好了他手头的事情,两人连午饭都没吃,径直往省城赶去买火车票。

时间太紧,他们一点都不敢耽误。

田恬在火车上也不敢休息,连夜写合同和鸡蛋篮子的卖点和宣传点,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说服张姐夫妻达成合作。

没办法,靠山村目前离不了人,六天时间已经是她的极限,不能在继续耽误下去。

三天两夜后,田恬和洪国辉终于到达义乌。

两人到达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他们没有找宾馆,而是直奔商街。

这个点张姐夫妻俩还没有关门,他们过去还能来得及。

洪国辉看在眼里,心疼的不行,但是也不能多说什么,毕竟都是为了正事。

曹记百货店铺里,张姐看到田恬和洪国辉晚上过来,两人神情憔悴,累的气喘吁吁,惊讶不已:“你们是刚下火车?”

田恬点头,如实承认:“靠山村那边离不开人,我们必须早点回去,不敢耽误时间,这次过来就是为了给张姐看我们推出的新品,新年鸡蛋篮子。”

洪国辉连忙放下背篓,把新年鸡蛋篮子拿出来给张姐看。

张姐眼里闪过一抹惊艳,随即道:“你们俩也太拼了,这样吧,你们先休息半小时,等八点我关门,然后叫上你姐夫,咱们一起去饭店里边吃边聊。”

田恬点头:“好的张姐。”

“你们先找个凳子坐下,我这边很快就好。”张姐道。

田恬嗯了一声,当即找了两条凳子,她一条,洪国辉一条。

张姐又倒了两杯水给他们,然后拿着新年鸡蛋篮子看了又看,这才去隔壁家用电器铺子。

晚上八点整,四人往附近的私人饭店吃饭。

饭桌上,田恬把自己的设想告诉他们。

“马上春节将至,走亲戚送礼是华国几千年传下来的习俗,这鸡蛋篮子漂亮,送礼体面,我觉得大有市场,张姐你可以联系专门卖鸡蛋的贩子,让他们进货鸡蛋篮子,包装过后卖给顾客,只要鸡蛋篮子流通到市面上,形成潮流,这个春节咱们想不挣钱都难。你手里那么多人脉顾客资源,像曾老板那样在一线城市的大老板,他就完全可以大批量进货鸡蛋篮子,然后找到他们那个城市的鸡蛋贩子售卖出去,甚至他还可以进货鸡蛋包装,把鸡蛋篮子放在他店铺里面售卖,这绝对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