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26(第4/4页)

皇后是聪明人,国丈是聪明人,厅堂之中的大多数侯爵,都是聪明人。

他们听懂了六皇子没有说出口的真相。

酒里没毒。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转念一想,又觉心绪复杂。

因为对于六皇子而言,这的确是个可以反将一军的好机会。

因为帝心的偏移和皇后的出手在先,即便皇长子真的暴毙于此,想来他也不会为此付出过于巨大的代价。

但是六皇子居然选择了放弃。

而理由仅仅是因为皇后在过往这些年里对他们母子微不足道的照拂。

该说这位年轻的皇子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吗?

当然不是!

这其中的关窍,生于富贵、安享富贵的贵族们短时间内很难想明白,但凭借顶尖头脑爬到政治舞台的宰相们却很快就想通了!

六皇子受命之初,便敢轻装简行到高陵侯府上取高陵侯性命,又全身而退,这是他的果敢与决绝!

今日占尽上风,却能因为昔年的一点恩情,放过夺储之战的最大敌人,这是他的度量和胸襟!

他真正想要施加恩德的并不是皇长子,更不是皇后,而是这南厅之中的贵族们,甚至于是立在门外的宰相们。

我承继了天子的意志,是一定要将旧贵族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的。

但是,我也知晓尔等祖辈对于这个国家所做出的贡献,不会赶尽杀绝,总会给你们留一线生机。

皇长子这样跟我有着直接且尖锐矛盾的人,我尚且可以放过,更何况是你们?

逼狗入穷巷,必遭反噬,旧贵族能让皇帝这样铁血人物束手束脚,难道真以为他们是泥捏的吗?

即便是在唐朝,对于士族的打压,也是经由几代皇帝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完成的。

这几位皇帝分别是李世民、李治、武则天,哪一个不是SSR?

而与此同时,这也是六皇子在对以汤义康为代表的,曾经参与过攻讦全妃的朝臣们释放的信号。

皇后想要谋取我的性命,我却顾念她昔日的恩情,板子高高抬起,轻轻落下,你们同我的仇怨,会比生死之事更深吗?

我不会为争一时之气而对皇后展开丧失理智的报复,又当然也不会在时隔多年之后,再去报复你们。

电光火石之间,宰相们想通了其中关窍,眼底难掩惊叹。

看一眼英姿勃发的六皇子,再看一眼不明所以只恨不能当场提着裤腰带挠挠头的皇长子,不由得在心底暗暗叹息。

政治的智慧是幽微深邃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而这种智慧,又往往是作为天赋存在的。

换言之,生的时候有就有,没有就是没有,很难通过后天的培养锻炼出来。

这是六皇子的幸运,却也是皇长子的悲剧!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句话在皇家得到了最深切的演绎!

国丈是聪明人,晚宰相们一步想通了六皇子的行径,看着旁边还在茫然的外孙,满心恻然。

而其余几位贵族们在会意之后,神情却显而易见的恭顺了起来——对着六皇子。

而嬴政就在这时候悠悠的笑了起来,向皇后道:“娘娘既然出了宫,今日又是国丈寿宴,何不入宴同饮?”

又歉然笑道:“国丈好好的做寿,倒是被我这个不速之客给搅扰了。”

众人心下百感交集,无言几瞬,纷纷出声恭维,为他转圜。

嬴政笑着摆摆手:“有错就是有错,自然该罚。”

他手掌半握,屈起指节扣了扣桌案,彬彬有礼道:“大兄,快来为六弟斟酒,我自罚一杯!”

让我来为你做奴仆该做的事情?!

皇长子身体一震,几乎疑心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不由自主的露出不胜屈辱的神情来。

皇后的目光淡淡在他脸上扫过,声音很轻,却不容拒绝的道:“去。”

皇长子:“……”

皇长子忍辱负重的站起身来,忍辱负重的走过去,忍辱负重的像个酒吧小妹一样倒了酒,想回去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席位还被母亲占了。

他委委屈屈的站在了皇后身后。

嬴政却没有再分半个眼神给他,神情自若,环视四遭一圈,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抬手向众人示意见底的酒盏。

“这事儿过了。”

最后丢下这么一句话,他搁下酒盏,从容起身:“诸位慢用,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