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7(第2/3页)

……

皇帝默不作声的听心腹讲了今日之事,从皇长子听闻六皇子出入弘文馆的反应,到皇长子妃的劝谏,乃至于之后的夫妻失和与皇后的匆忙赶往,丝毫细节都没有落下。

跪坐在旁的近臣和宗亲噤若寒蝉,不约而同的垂着眼帘,一时之间,竟然不敢抬头去看他此时的神色。

不想却听见一阵笑声入耳。

那笑声起初还是被压抑住的,再后来却是越来越大,终于响彻在大殿之中。

皇帝笑的咳嗽起来,却吩咐左右:“叫史官进来。”

近臣们脸色微变,宗亲更是神色微妙。

侍从却管不得那么多,闻声之后便快步小跑着出去,不多时,便引了耳上簪笔的史官入内,隐于帘后。

“穆公对群臣提及太子时,说吾儿有英主之资,今日再看,朕又该说什么呢?”

却听皇帝笑道:“吾儿有烂泥糊墙之资?哈哈哈哈!”

众人皆知皇帝此时虽然发笑,心下想来已经怒极,亦或者说,是失望至极,自然不敢附和,只得噤声而已。

唯有史官奋笔疾书,记录今日之事。

“……皇长子堂素骄躁,闻近人谗言,乃疑其弟。妃劝之,弗听。再谏,乃怒,夫妇由此失和。帝闻之嗟叹不已,此非可承社稷之人也!”

……

皇长子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父亲淘汰出局了。

身为嫡长子,却没有被册封为太子,在从前,这是他的不幸。

但是在现在,这是他的幸运。

皇帝彻底确定他不会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将他从继承人选的考校中剔除出去,这决断诚然残忍,但是也的确避免了他与其余皇子发生正面的激烈碰撞。

直到现在——皇长子与六皇子之间的矛盾,其实都还只是单方面进行的,且并没有扩散出去。

如今由皇帝亲自开口裁定皇长子不是那块料,宣布他就此退出储位争夺战,无形之中也是一种保护。

尽管皇长子可能并不想要这种保护。

……

皇长子妃到时,全淑仪还未就寝,正坐在灯下为儿子缝制寝衣。

她原就是西域女子,并不娴熟于针线,只是后宫寂寂,她又无望复宠,总要寻些事情来打发时间,便也就不时的带了几个宫女做做针线活儿。

儿子小的时候,襁褓也好,衣衫也好,都要简便的多,加之她那时候又年少,便做得多些,渐渐的孩子大了,双红又心灵手巧,怕她熬伤了眼睛,也就劝她不要再做了。

前些时候她闲来无事,便想着给儿子缝制一件外袍,原本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做着的,儿子的一干事项都有专人料理,哪里就缺了这么一件衣裳呢。

不曾想儿子回来看见,嘴上说“又不是没得穿”,但眼神里透出的光彩,是怎么都瞒不过去的。

全淑仪知道这小子口是心非,嘴上说“我也就是做着玩儿”,实际上却已经赶了几日工,想着趁早做出来,好叫他上身。

她坐在窗边制衣,双红跪坐在旁边看书,像是一只被佛珠镇压住的泼猴,目光一阵一阵的发直,不时的挠一挠头。

不知道是不是灯光和角度的原因,她头顶的发髻都显得稀疏了。

嬴政则在另一端看书。

有时候眼睛累了,就看看屋里的其余人。

主要还是看全淑仪。

比起赵姬来,她其实……更像是一个母亲。

短暂的失神之后,他注意到了门外的来客。

……

“没想到会是长嫂前来,我以为大兄会亲自来兴师问罪的。”

嬴政亲自为皇长子妃斟了茶。

皇长子妃闻言微觉愕然,然后很快便明白过来。

聪明人与聪明人之间的沟通,是不需要废话的。

“六殿下。”

她没有称呼六弟,而是用了一个给出了足够尊敬,又相对正式的称呼,正襟危坐道:“请您来试着说服我吧。”

嬴政道:“坐在我面前需要我说服的,是大兄之妻,还是墨家的主事人呢?”

皇长子妃道:“墨家的主事人是我的父亲,不过,如果您能够说服我的话,想必我也可以说服他。”

嬴政遂道:“即便是贤明的君主,也不爱重没有功勋的臣子,即便是慈爱的父亲,也不爱不能给自己带来益处的孩子。”

“凡是不能胜任这个位置却处在其间的,就不应该在这里,凡是不胜任其爵禄却得到了的,更不应该是这份爵禄的主人——这难道不是墨家自己的主张吗?”

皇长子妃道:“这是《墨子》亲士篇的言论。”

“不错。”

嬴政道:“墨家人既然知晓这样的大义,又怎么会在皇长子身上耗费气力?才干这种东西,如同尖锐的锥子放置在布袋里,难道是能够被隐藏起来的吗?”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他连自己的权力究竟是来自何处,在朝中究竟要团结哪些人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承担起天下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