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敌在顺天府!(第3/3页)

一共是一千万两巨款……哦,对吴周来说是巨款,对大明来说,就是一个月的军费。

这就是钞能力的威力了!

另外,收回北京城后,吴应麒还打算把北京城内八旗子弟的财产和家眷来个卷包烩,一起卷了带去西北……再发送去西域太平谷!

面对人口是吴周七倍,军费开支一个月能花出去一千万两,枪炮和火药的产量更是比吴周多几十倍的大明,吴周眼看着在“东土”是呆不下去了,而要往西跑就得有人口!

可普通的汉人百姓是不大愿意跟着吴周集团跑路的,所以吴应麒必须得找一些在“东土”呆不下去,只能跟着走的人口。

山西那边以八大皇商为首的晋商集团就有点呆不下去……正好“自愿”交出部分家产,然后跟着一起走。

而北京城内的“旗人”也和大明犯冲,甭管他们的含满量是多少,但大明的淮西军来了一准没有好果子吃,搞不好就是一场屠城!

所以他们只能自愿跟着走……而且北京城内的青壮年旗人大多出征去了,多半是回不来了。所以城内的女眷特别多,拉回去正好给愿意追随老吴家去西域的吴周士兵当老婆!

这些女眷多少都有些细软,有些还有儿女……老婆、孩子、财产,一下都有了,这么好的事儿上哪儿去找?

……

在夜色当中,保定府境内的高阳县城北面,一处可供两万人休息的临时营地当中,突然就灯火通明起来了。

随着一阵急促的“聚将鼓”被人敲响。营垒中央的一座大帐里面,很快就聚集了一群穿着蓝色行褂,带着顶子暖帽,挎着腰刀的北洋军将领。

这些北洋将领,大多都是直隶团练出身的,属于是杨起隆的心腹,不少人还有直隶香教的背景,甚至还是天地会的成员。

他们虽然穿着大清的官衣,可心里头想的,却是他们的主公杨起隆什么时候可以取大清而代之!

可是想归想,要把这事办成去不大容易。大清朝虽然风雨飘摇多少年了,可是总吊着那么一口气不肯断了。

而杨家的北洋军也不够强大,在朝鲜称王称霸,入侵一下日本国的九州岛都还绰绰有余。可是要登陆直隶夺大清朝的天下,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杨家北洋的路线就是效仿杨坚篡北周,准备来个巧取大清朝。

而眼下,清军在山东吃了大败仗,北京城那边要倾巢而出去援救……这下京师可就空虚了,杨家取大清而代之的机会是不是要成来了?

一想到马上可以冲进北京城替大清朝当家做主,一群北洋军的将领就兴奋起来,脸上的笑容就再也藏不住了。

高声的议论也开始了,商议的内容无非就是要走杨坚的路线,还是更激进一点,干脆就学赵匡胤来个黄袍加身吧!

杨起隆手下的大将施琅、赵良栋、王进宝、郑得胜,庞青山坐在一旁,也不加入讨论,只是含笑着打量帐中的诸将。

他们当然知道杨起隆的选择,虽然既学不了杨坚,又当不了赵匡胤。但是“几国”之君总归是当定了!

这固然不是最好的结果,可也不是最差的……大家伙的世代富贵,也算是有了保障。

这时,大帐的帘子突然被人撩了起来,随着一阵凉风,已经换上了一身明朝国公蟒袍的杨起隆大步流星从外头走了进来。

看到他的这身打扮,底下的将领们已经明白了他的选择。

大帐里面的诸将赶忙起身相迎,全都向他拱手行礼。

杨起隆在大帐的中间站定,众人环绕在他的周围,大帐当中灯火闪烁,他的脸庞忽明忽暗,显得异常庄重。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着这位大明虽然国公,大清北洋大臣,朝鲜监国,日本北九州领主杨起隆发话。

杨起隆先是沉默了一下,然后深吸了一口凉气儿,张开喉咙就大声道:“诸将听令,敌在顺天府!

全军立即开拔,调头北上,直扑顺天府城!”

大帐内的将领们轰然应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