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哈哈,李中山还是棋差一招啊!(第2/3页)

这二位都不能算真正的八旗子弟……杨小弥是冒籍入裕王府的,裕王倒台后,她应该发内管领为奴。可康熙居然直接迎娶她当皇后!

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而孙思克这个“奴才”向来有个“喜怒形于色”的毛病,所以很不讨人喜欢,在历史上虽然对大清劳苦功高,却连一个男爵都封不上——后来还是乾隆看他可怜,人家都不是贰臣,还立了那么多功,怎么就混不上个爵爷?所以就给他追封了一个一等男爵。

这一回,他的毛病也没改,杨皇后一开始就把他当成候补心腹来发展的,可他偏偏一副瞧不上皇后娘娘的姿态。以至于杨皇后都怀疑他是不是有龙阳之癖了?杨皇后的身子长开了后就特别有男人缘,很少遇到过孙思克这样的。

所以杨皇后也没往心里去……大清朝也不禁这个,所以就给了他一个没有几兵可以督的山东提督,打发到诸侯林立的山东做官了——山东提督说是提督,但是因为山东的地盘几乎都分给大大小小的诸侯了,由朝廷直辖的地盘只有山东首府济南府的首县历城,还有同属济南府的齐河、禹城、平原、德州,总共一个属州和四个县。

这点地盘就由山东巡抚、山东布政使、山东按察使、山东提督军门、济南知府这些人共管……虽然地盘少,麻烦多(得在一群惹不起的诸侯之间维持),没有钱,但是孙思克还是努力维持了1000人提标,而且还没有熄了效忠大清的心思,这回康熙南征的时候,他还带着提标到济宁州听用。

不过康熙压根看不上他的1000提标……手都是些过了时武器,不少人居然还背着弓箭,简直搞笑。但是康熙也没让他回济南,那样太打击人家积极性了,而是把他派到曲阜驻守。

所以孙思克就进忠无门,因祸得福了——要不然现在很可能已经下去见孙得功了。

而孙思克到了曲阜后,积极性还挺高的,一直都尽心尽力在保护孔圣公。现在看见孔圣公心绪不宁,就主动上来开解他了:“圣公,您就放心吧,虽然皇上在邹县受了小小的挫折,但元气还在,曲阜这边又有坚城可守……明军敢来,本官就和圣公您一起守城,纵然明军有十万之众,也休想拿下曲阜坚城!况且明军粮道以断,咱们只要在曲阜坚城个十天八天,他们就该粮尽而退了。”

孔圣公嘘了一口气,心说:你个孙军门知道个屁……根据本圣公从明军讲武堂的教材上学来的‘平行壕攻城法’,曲阜最多就守一个月!而且明军也不会断粮,因为本圣公为了表示投降的诚意,已经派人把尼山上一座存有二十万石小麦和十万捆干草的粮仓位置告诉李大将军了!光是这二十万石小麦至少可以供李大将军的八十万大军吃上三十天的!

就在孔圣公计算着李中山得到自己贡献的粮食后可以支撑多少日子的时候,他突然就听见一阵由远及近的马蹄声,他赶忙抬头一看,远远的就看见前面派出去迎接康熙的康王府副都统马哈达已经带着十几骑快马飞也似的赶了回来,远远的就朝孔圣公这里大呼:“皇上到了,皇上到了!”

已经等得有点不耐烦的孔府家丁和康王府护卫都嗡一声发出一阵低哗,然后一个个就伸长脖子往南边看过去。

都知道康熙败了,但到底败成个什么样了呢?

没过一会儿,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一面黄色的旗帜,迎风招展,上面有什么图形看不清,但大约是一面龙旗吧?又过了些时间,大家伙儿又看见一片跳跃的枪盔盔缨……到了最后,才看见数千各色骑士,簇拥着康熙皇帝出现在视线当中。

这数千骑兵并不是属于一个骑的,而是属于两红、两蓝、镶白、正黄总共六个旗的,其中还有一个穿着蓝色行褂的骑兵,是康亲王杰书的人,另有一些穿着胸甲的,是康熙的精锐白甲。

好几千不同来路的骑兵现在居然混杂在了一起,而且也没什么旗号,也不排好队形,只是一大群涌来,看着就好像散兵游勇一样……

孙思克和其他一些大清官员的心都直往下沉,而孔圣公则长出了口气……押宝押中了!

对了,回头得跟着尚淑英的孔府兵吩咐一下,让他们好好帮着尚淑英立功!杀康熙的大功要真的被尚淑英拿了,那就是被李中山拿了!

这个人情可够大的!

就在这时,哭丧者脸的马哈达已经到了孔圣公和孙思克跟前,孔圣公在盘算怎么办好这一次投降的事儿,没有注意。而孙思克已经看清了马哈达的表情,连忙问:“马副都统……情况怎么样?你家王爷怎么样了?”

他不提“王爷”还好,一提这“王爷”,那个马哈达哇一下就从马背上哭跌下来了:“王爷没了……我家王爷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