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皇上,您又欲造反乎?(第3/4页)

而李中山现在听见吴国贵的提问,只是淡淡一笑道:“老泰山,咱们北伐中原,开始混同海内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真的?”吴国贵的表情有点复杂。

李中山点点头:“不过这场大战,也不是那么容易结束的……因为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之战争!”

“怎么是前所未有?”吴国贵道,“三分归一统而已。”

李中山摇摇头:“不止……三分归一,归根结底就是三家的事情。而这一战,恐怕会把整个世界都牵扯进去!”

“整个世界?”吴国贵眉头紧皱,似乎心事重重。

李中山看着他问:“老泰山,你是不是不愿意和吴周刀兵相见?”

“不,不,不……”吴国贵赶紧摇头,“我乃大明亲王,又是你的老丈人,我当然是帮你打了,世珏也是一样的!”

李中山笑道:“老泰山,倒有个战场可以不和吴周刀兵相见……绝对见不着!要不您和世珏去那儿呆几年吧。”

“还有这样的战场?”吴国贵问,“不会是辽东吧?”

“不,不是辽东,”李中山道,“是新大陆!老泰山,您愿意走这一遭吗?”

“愿意!”吴国贵点点头,随即又问,“可是蒙古东印度贸易公司的事儿……”

李中山笑道:“我知道有个明、清、周三国都能吃得开的人可以接手……老泰山,您辛苦一趟,去把这事儿办好了,然后再去新大陆上任。”

“如此甚好,”吴国贵又顿了顿,“可那人是谁?”

“是我的老冤家……尚淑英!”

……

康熙二十年二月十五,归化城。

这座俺答汗所筑的塞上名都,显然是受益于康熙西征和蒙古东印度贸易公司开办的。这三四年间,也眼见着繁盛起来,成了中原和西域交流的两大要道之一的存在了。

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的毛皮,牲口,中原的茶砖,铁器,食盐都在这里交汇。随着大清和印度、奥斯曼帝国的商路被打通,“印度制造”和奥斯曼帝国从乌克兰还有南俄罗斯大草原上搞来的“特产”,也开少量出现在了归化城。

大量的晋商也在杨皇后和她最信任的四个辅政大臣(其中两个是山西人)的支持下,从长城以南地区涌到了归化,将各种各样的买卖都把持了起来,也让这座塞外城市拥有了浓郁的“晋味儿”。

整个城市喧嚣而嘈杂,各国各族的人交错往来,一队队的骆驼,一队队的车马不断的穿城而过。

不过这几日,归化城却少见得戒备森严了起来,大队身穿蓝色行褂,背着燧发枪还挎着腰刀的精锐清兵在繁华的城市当中来回巡逻,有人问他们是那部分的,总是没有任何回答。

考虑到眼下西方的战事好像陷入了停滞,而明、清、周之间脆弱的和平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年头,南边的大明看起来已经把内部梳理得不错了……整个城市当中的火药味儿,也开始浓烈起来。

城北门口,这个时候已经被数百全副武装的“蓝马褂”给团团控制了,还有数十名气度不凡的“蓝马褂”簇拥着一个衣着朴素,但是身材非常婀娜,看上去还颇有几分盛气的美女,在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

这个美女可不是一般人,而是当今大清皇后杨小弥!

她这次出塞跑来归化,是为了迎接凯旋而归的大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吴·玄烨的。

她和康熙分别了也有三年快四年了,至于福全……那就更多时候没见了。

而如今,眼看着夫妻相会在即,那张妖娆妩媚的面孔上却没有一丝笑意。有的只是冰冷和凝重!

这样的表情搞得追随在她身边的四个汉人辅政大臣陈廷敬、于成龙、熊赐履、王熙,都有点儿提心吊胆了。

这位皇后娘娘是怎么了?皇上马上就要来了,她怎么一副闷闷不乐的?

该不会掌权时间久了,有点舍不得把大权奉还给康熙皇帝了?

又或者她的心里头装着的还是那位摄政裕亲王?

这可有点难办啊!

现在康熙是得胜归来,人气正旺,杨皇后想要从他手里夺权,恐怕是痴心妄想了。

几个辅政大臣互相看看,然后就是最得杨皇后信任的熊赐履往她身边凑了凑,低声道:“娘娘,皇上就要来了……这一次,皇上可是得胜,凯旋而归,您应该看上去高兴一点儿才对。”

杨皇后回头看了看自己的这个心腹,轻轻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熊师傅,你还不知道吧?皇上这次回来不是因为凯旋……”

“不是因为凯旋?那是因为什么?”熊赐履一边说话,一边看着杨皇后,心道:难不成皇上是因为想念皇后,所以才从西域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