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我们的世界太小了,必须做大!(第2/3页)

“好,好……那真是太好了!”阮福濒一听这话,连忙给阮福濒揖拜一礼,“下官广南将军阮福濒给大王请安,以后阮氏一门愿唯大王马首是瞻!”

“好好!”李辅臣笑着点点头,“阳郡公可有未嫁之女?咱们不如结个儿女亲家吧!”

“有,有,有……有好几个呢!”

“哦?都漂亮吗?”

“漂亮,都漂亮……特别是我家的小十,有一半葡萄牙的血统,娇美不可方物啊!”

“好好好,本王要见一见她!”

……

“阿柞啊,你祖上是哪里的?潮州的?漳州的?还是泉州的?”

“我是泉州的,我祖宗郑可是永乐年间从泉州到安南的清化谋生,后来跟随黎太祖打天下,才飞黄腾达的。论辈份,我还得管您叫一声阿叔呢!”

“哈哈哈,阿柞啊,那咱们以后就是自己人了……一笔写不出两个郑字嘛!你有什么难处,尽管和阿叔说!”

就在阮福濒正式就任大明广南将军后不久,在安南北方清化府城中的西定王府内,一老一壮两个姓郑的人正在论亲戚,这一论还真论上了……二百几十年前还真是一家!而且年老的那个,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大南定西王郑柞,居然得管今年三十多岁的郑经叫叔叔。

“阿叔,您既然这么说,那小侄还真有些难处,想请阿叔帮忙。”郑柞倒是不客气,喊完叔叔就开始提要求了。

“说,尽管说!”郑经还是一副热心肠的模样。

“阿叔,这个黎皇……”

“皇什么皇?”郑经马上打断他道,“只能称黎王!阿柞,你要想清楚一点,你现在是挟黎王以令安南,而且你家还肆意废立黎王,滥杀黎朝宗室,这是人臣所为吗?阮福濒已经当了广南将军,还是大明所封的广南将军,如果他要以拯救黎王的名义讨伐你,而你又不当大明的将军,大明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他?”

郑柞一脸为难地说:“阿叔,这个黎朝在安南国内一直自称皇帝的,如果侄儿将之改为王号,就怕诸侯不服啊!”

“什么诸侯?”

“高平莫氏,宣光武氏。”

莫氏、武氏是安南的两个“小主”。小小的安南,现在是“四主演义”,郑、阮、莫、武,上面还有一个被架空的黎皇,真是热闹得不行啊!

“他们啊?”郑经一笑,“大将军府已经有了安排……他们都会被迁出安南!”

“迁出?迁去广西?”郑柞问。

“那怎么可能?”郑经笑道,“莫氏及所属百姓,会被迁往占城南边的九龙江沿岸,封南圻将军。武氏及所属百姓,则会被迁往北大年,封北大年将军……以后他们都是大明的臣子,大将军的下属,和安南没有任何关系了。”

九龙江流域就是后来的西贡一带,北大年则位于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的交汇处。前者附属于真腊国,不过真腊的国力衰弱,对九龙江流域的控制力很弱,那里基本是真腊的地方诸侯在掌控。而北大年那边则有个北大年苏丹国。

将安南国内的莫氏、武氏两个小诸侯强迁到九龙江和北大年的目的,当然是利用他们当开荒的炮灰了!

其中九龙江一带还覆盖着大片的原始森林,只有一小部分地方被开发出来……而在那种瘴痢丛生之地搞开拓,是要死很多人的!

另外,这两个“点”,也是由大明南下马六甲途中的关键补给点。如果被莫氏、武氏拿下,那大明在民丹岛的据点就稳多了。

不过荷兰人恐怕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大明一步步向南扩张,少不得要使坏,搞不好还会对九龙江流域和北大年发动进攻。

为了避免汉人移民死太多,挫伤了积极性,就只能让莫氏、武氏带着安南人去打先锋开荒了。

而且他们在离开安南之后,就不再是安南黎王之臣,而会变成正儿八经的大明皇帝之臣,大将军之部属……所以李中正完全可以等莫氏、武氏把地盘开辟好以后,再把他们召回南京担任有名无实的高官,或是在他们头上再安排一个自己人。

总之,办法有的是!

……

南京,小皇宫。

朱慈炯这里,今儿也有贵客来访。

这贵客还是朱慈炯的大舅哥,而且和李中山、康熙、福全他们都占着亲……很有一点东方老哈家的意思。不过他的势力却比不了老哈家,因为他的地盘只有朝鲜一国。而且还控制不了整个朝鲜,只能控制部分朝鲜。

这人就是大清朝鲜监国,一等公杨起隆了。同时,现在又有一个大明镇东将军的官职和隋国公的爵位摆到了他的跟前。

“杨三哥,小弥还好吗?听说他当了康熙的皇后,已经有了垂帘摄政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