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国人们,股东们,一起来保卫共和吧!(第3/4页)

他们和崇祯朝的那些士大夫虽然是一类人,但是经历不一样,思想也就不一样了。现在一想到共和大明搞不好要完,一个个真是忧国忧民啊!

他们都知道,大明要再没了,他们这些人,绝不是换个朝廷当官……而是大概率要家破人亡,这种事情他们很多人都亲眼见过!而且换什么朝廷,也比不上自己家的朝廷好啊!

“诸位放心,我们共和大明是不可能打输的……因为我们有百万国人国士!”

这些议政官刚刚开始担心打输,李中山的大嗓门就突然响起来了!

大家赶紧站起身,然后转向议政大堂的大门,就看见李中山、卢三好、陈永华这“铁三角”,一块儿走了进来。其中李中山还一边迈着六亲不认的龙骧虎步,一边用中气和信心一样十足的声音,对议政大堂内的人们说:“我们的共和大明同吴三桂的周国,耿精忠的伪靖,康熙的胡清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国家,属于百万国人、国士和数千万可以成为国人的百姓!而吴三桂、耿精忠、康熙都是一家一姓之主。我们百万人一条心,还数千万人的支持,怎么可能会输?”

大明是员工持股的股份制公司啊!

而大周、大靖都是家族企业,大清则是个合伙人制……而这场竞争比的是打架!

所以共和大明只要充分动员起来,是不可能输的!

李中山现在要做的,就是进行国人动员,先不管数千万民众……眼下的生产力是不可能直接对那么多人进行动员的。但只要能动员出百万国人、国士的力量,那也不是吴三桂、耿精忠、康熙能对抗的!

不过要完成百万国人、国士的动员,也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行的。

必须要先给那些国人、国士一些紧迫感,要不然他们也不一定想把全天下都推平了……他们也不想,李中山也挺难的。

现在吴三桂主动打上来就挺好的,耿精忠蠢蠢欲动那更是正合了李中山的心意。

至于康熙……别想着置身事外,不可能的!

只要大明完成了战争动员,怎么可能放过大清?

而在国人、国士们感到紧迫之后,就是舆论上、经济上的动员了——各级议政会的决议,报纸上的宣传,还有国债的发售,还有加快推销国人身份,这些都得抓紧办理。

在舆论和经济上的动员开始的同时,军事上的动员也必须跟进!

而军事上的动员,可不单单是招兵买马那么简单……还得配合上一次次的胜利!

打胜仗就是最好的军事动员!

不过李中山现在却没有好消息要宣布。

李中山在一把太师椅上坐了下来,陈永华、卢三好和其他的议政官们也都坐了下来。然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李中山这位大将军录尚书事身上。

“刚刚得到消息,”李中山道,“吴三桂的天子旌旗已经出现在了汉口……李奉天将会在十二个时辰内撤离江夏县城,向幕埠山转进!另外,汉阳府的首县汉阳县,还有德安府的首县安陆,安陆府的首县钟祥,都已经失陷,或即将失陷!黄州府的首县黄冈,应该也坚持不了太久。”

这些失败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只要吴三桂决心撕破脸,靠李自成的力量是不可能守住那么多州府的全部地盘的。不过除了汉阳、安陆这两个府之外,其余三个拥有大片山区的府,还是有可能坚持抗吴斗争的!

李自成手下的那些骨干,其实都是夔东十三家的余党,最喜欢在山区建立根据地了。

而李自成在给这些老骨干分配土地的时候,也特意选了他们比较喜欢的山谷、山坳,估计他也存着实在不行就进山的想法。

如果李自成麾下的那个行军大司马胡一枪能照着大将军府的锦囊计行事,那吴三桂可就要知道什么是山地游击战和山地运动战了!哦,他在云南、贵州就遇上过,所以挺熟的。

不过忠王府军可不是那些土司武装能相比的!

而且他们背后还有个共和大明呢!

想到这里,李中山又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而且吴三桂取江夏、汉阳、汉口也不是什么坏事,他也不拿下那些地盘,又怎么可能深入江西、安徽,最后为我所破?”

“大将军要西征?”一个议政官问。

李中山点点头:“对……家父南王和忠王的联军已经抵达了九江外围,他们打算先打破九江府,然后再据九江迎战吴三桂!

本官觉得战于九江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就决定亲率十万大军进屯安庆,等吴三桂来决战!”

“那耿精忠呢?”马上又有人问。

李中山笑道:“耿精忠不值一提……他不过是守家之犬,等我击退了吴三桂,再回头去收拾他……有三五个月,就能将耿家的那点势力彻底抹平了。所以诸位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