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清合众国?(第3/3页)

“老大、老二、老三……你们怎么看?”

吴三桂看到自己的三个儿子已经一一传看完了康熙的密折,就笑着发问了。

“父皇,”吴应熊道,“看来康熙已经决心当一个辽国皇帝了……今后咱们的对手就是大明了!”

吴应麒则补充道:“父皇,儿臣觉得咱们的对手是大明的三李王!除了李辅臣、李中山、李来顺之外,皆不足为惧。”

吴国贵则摇摇头道:“父皇,据儿臣所知,大明的中枢是由大将军录尚书事李中山,尚书左丞陈永华,尚书右丞卢三好三人掌握的。如今李中山经略河南,国中之事就由陈永华、卢三好同领,李辅臣、李来顺在大明中枢没有多大的权力。”

吴三桂点点头,道:“三李共大明,一李在中枢,二李镇地方……左陈右卢为辅弼。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儿吧!那咱们该怎么对付他们?”

这是吴三桂第一次表态要对付大明了!

之前虽然有大周、大清、大靖三国同盟和所谓的大明包围网。

但那都是底下人在和大靖、大清那边的人搞,吴三桂只是不反对,并没有大力支持。

另外,当时吴三桂的主要精力还在支持康熙斗福全!大周、大清是不是会真的结盟也难说。毕竟福全要胜了,他是不会和康熙一样亲周反明的。

而现在,大清那边的新国策都定了——就是要当新大辽了!

有了这个新国策,周清同盟也就有可能成真了,所以大周的国策,也可以从反清为主转向反明为主了。

“父皇,”吴国贵道,“儿臣觉得应该集中力量先打掉李自成、李来顺……李自成年事已高,不复当年之勇。而且观察李顺这几年的战绩,他们的实力似乎也没那么强,只是借着昔日的威名在虚张声势罢了。”

李自成、李来顺最大的弱点是没有多少老兄弟!

用兵打仗这事儿是个经验主义的活儿,经验丰富的老将老兵加上朝气蓬勃的少年兵将,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力。吴三桂和李辅臣、李中山的军队之所以强,主要原因就是新老结合得好。

吴三桂有关宁老兄弟和陕甘反贼团,都是沙场上磨练了半辈子的狠人,而且他们的子侄辈也被吴三桂历练出来了,战斗力自然很靠谱。

而李辅臣的团体虽然规模小得多,但是老兄弟、小兄弟的组合却很是不错,李辅臣自己是当年大同余生的明军降人的头头,而且他的儿子、义子、野种子又多,教导得都不错,李中山又利用这些兄弟一起办了精武门、讲武堂,训练出了一批基层军官,再加上大量配备火器,军队的战斗力也相当强大。

相比之下,李自成、李来顺的团体实在差太远了。当年的老兄弟损失殆尽,而那些藏在民间成长起来的二代们,也没有接受过严格的军事养成教育。

他们刚起来的时候,看着挺吓人的,还利用分田分地鼓动了许多贫苦汉子,一度也有席卷的气势。但随着时间推移,李自成年纪老迈,李顺团体又在武昌这个安乐窝里安顿下来,他们的原形就露出来了。

这几年和杰书这样的对手在南昌、九江打得难解难分……实在是不咋地!

相比之下,李辅臣就猛多了,没几个月就啃下了杰书重兵布防的安庆,现在又扫荡大靖、大清(联军)驻守的皖南,一路势如破竹,未逢敌手。

更早一些在广东打尚家,在广西打孙延龄、马雄,逼吴三畏的时候,也都是锐不可当的。

吴三桂点点头,笑道:“老夫早就想收拾李自成这个逆贼了……上回如果不是李辅臣横插一杠子,李自成早就死了。下次朕再对付李自成,李辅臣、李中山会不会插手?”

“父皇,儿臣已经安排好了。”吴应熊笑着接过话题,“李家兄弟很快就要反目……广东、广西也会出乱子,说不定咱们还能趁乱拿下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