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这是三分天下还是袁谭、袁尚?(第3/3页)

索额图刚才是跟着康熙一起来的,现在正低头站在一边,大家都没注意他,这会儿听康熙喊他,赶紧溜达出来,到了康熙跟前往地上一跪,回答道:“皇上所言句句属实,福全的确丧心病狂,他不仅重用汉臣,而且还宠幸汉妃杨氏,准备立为正室,并且重用杨姓外戚,妄图变满洲国本为汉人当国。”

索额图这话答得很符合康熙的心意,康熙脸上的神色已经松了下来。他是不可能答应顺治、福全这两个逆贼的要求,当个垂拱而治的L宪皇上的,他不是朱三太子,三太子一开始就是招牌,没有掌过权,当个献帝已经很开心了。他是当过真皇上的,并且现在还是真皇上!他怎么肯交权?

而且历史上真皇上没了权以后,有几个人能有好下场?

大殿之外,一片安静。

所有的大臣都哑口无言,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搞得有点晕……这个剿逆平叛怎么就变成满洲内战,兄弟相残了?

而且这个大清版的兄弟相残还要拉外人助拳!

这个做法怎么那么像袁绍死后的袁家内讧?

这个大清可别不是三分之一,而是袁谭、袁尚之争吧?

底下人都心急如焚,一下全忘了接话,眼看有些冷场,康熙的脸瞧着就沉了下来。大清版秦桧李光地一直站在班次里面冷眼旁观……旁观者清啊!看着冷场,这个活秦桧赶紧出列,扑通一声跪下:“皇上圣明!福全大逆不道,皇上您借师助剿,以顺诛逆,岂能不胜?至于暂时向吴西王称臣,也好比孙吴臣服曹魏,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吴西王在西安称帝,吴、朱必然反目,届时我大清就能坐观二虎之斗,维持天下三分……将来终有三分归一清的时候!”

李光地的话接得磁实,康熙脸上的表情又一次松下来。他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团结住西安的这四万八旗兵(也包括一些绿营兵),有了这四万久历战阵的精兵,哪怕没有吴三桂的支持,他也有把握打败福全,夺回大权。

至于大权夺回之后怎么办?就照着土地兵役的办法来吧……放出去四千多万亩田,应该就能安排二十万大军。有了这二十万大军,大清天下总是能维持住的。

三分天下,总是比较稳定的……

而底下的人这个时候也想清楚了,他们是跟了袁谭、袁尚,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可以去投那个“吴孟德”……吴三桂用人的原则大家都知道,除了吴家宗亲(包括女婿),就是关宁武士和山陕流贼。

只要不是吴家宗亲,不是关宁武士,不是山陕流贼,到吴三桂那里就是个边角料。甚至连曹操手下的冀州士族都比不了……毕竟冀州士族和颍川士族都是士族,大家互相之间还能通个婚拜个把子,还能说得到一起去。

而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差不多相当于什么塌顿、乌桓、鲜卑……到了曹操那边能干什么?什么都干不了,什么都不是!

至于据西安以抗吴军,就更指望不上了!

吴军十万,西安清军才四万,优势在敌!

而论野战谁也打不过吴三桂,论守城……西安城内有多少粮食?能坚持上三个月吗?而且大家伙的家眷都在西安,这要是城破了,那可就一家老小,整整齐齐,一起完蛋了。

所以,他们就只能跟着康熙一条道到黑!去打内战,去当满奸……给汉奸当满奸,这他M是奸下奸,奸得都没底儿了!

想到这里,就有人开始表态了。

“皇上,奴才等誓死追随!”

“皇上圣明,奴才等愿为前驱,为皇上讨伐逆贼!”

“皇上,奴才等都听您的……哪怕要和吴三桂结城下之盟!”

康熙总算满意了,城下之盟就城下之盟吧……好在是天下三分,吴三桂即便拿下了西安,一定也是防朱甚于灭清。

所以大清还是有机会的,他康麻子还是有希望卧薪尝胆,终成一代明主的!

越王勾践也是明主啊!他可以当爱新觉罗·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