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咱们的背后可是南京!长安就在我们的前方!(第2/3页)

“中堂,那咱们可得快一点出动了!”王全道,“岳乐昨晚上就到下蜀镇了,从下蜀镇到栖霞山只有四十余里,今天天黑之前,岳乐的大军应该就能到了。咱们从莫愁湖往栖霞山而去也是四十里……急行军应该赶得及。只要咱们占据栖霞山高地,就能堵住岳乐了。”

王安摇摇头:“堵住?有点困难……咱们赶得及,卢三好的团练可来不及……他的人大多回家过年去了,要集中起来至少得两天。就算卢三好昨晚连夜调兵,起码也得明天才能集中到南京,开到栖霞山得后天了。岳乐这次带来多少人?三万?两万?咱们难道要用五千人硬顶他两天?如果咱们的三个步军营都和亲兵营一样精锐也还好,但实际上那三个步军营根本不能打!

所以我不赞成在栖霞山打……还是在聚宝山、石灰山立寨,依托南京外城与岳乐相持。”

郭金宝也不赞成和岳乐抢栖霞山,他说:“咱们炮也不够,才六门三斤炮四门二十四斤冲天炮……岳乐来势汹汹,说不定连红衣大炮都有!咱们真要在栖霞山和岳乐硬碰,可得不了便宜。”

王忠孝一笑:“培公,现在打与不打是一比二,你的意思呢?”

周昌已经不看地图了,只是拈着胡须,眯着眼睛,一看就知道在那儿憋着坏。听见王忠孝问他的意思,他只是瞧着自己的主公,笑着道:“中堂,主公……咱们的背后可是南京啊!”

噢,这个周昌还有这样的觉悟?王忠孝点点头,心道:这就是近朱者赤啊!都是在我崇高的人格魅力感召下进步的!

周昌看见王忠孝点头,接着又来了一句:“这是朱三太子的南京,是卢三好的南京,是耿精忠的南京……不是主公您的南京!”

王忠孝看着他,周培公果然是周培公……这个觉悟还是有点低啊!

周昌接着又道:“咱们拼了命抢下栖霞山又如何?天下为公之世实现吗?朱三太子会愿意安安分分当个虚君吗?卢三好会和吴三桂一刀两段吗?耿精忠还有尚之信……这两个狼狈为奸,居心叵测的贼子会幡然悔悟吗?南京城内的东南名儒又有几人会视中堂您为天下支柱?应天府江南五县的黎庶和团练战兵,会因为主公在栖霞山和鞑子血战,就唯主公马首是瞻?”

王忠孝哪里不明白周昌的意思?

只有在南京之战结束后拿到南京的控制权,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而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无论他采取了多少见不得光的手段!

“那就……进军聚宝山?”王忠孝思索着说。

“把岳乐当在南京外城之外?”周培公笑道,“南京城中的衮衮诸公连炮声都不一定听得清晰,这……不大合适吧?”

“那就屯兵孝陵和孝陵卫吧!”王忠孝终于下定了决心,“孝陵是太祖皇帝陵寝,又位于紫金山之上,既易守难攻。也不容有失。而孝陵卫城又是南京东面的要冲,和紫金山上的孝陵互为犄角,二者必须同守!咱们就在孝陵卫和孝陵,守着明太祖的坟头,打一场南京保卫之战吧!”

周昌一拱手道:“中堂英明,那咱们现在就全军移驻孝陵卫吧!”

“全军移驻?”王忠孝想了想,又看了眼身边的杨小环。

周昌点点头,“主公的家眷和莫愁湖王府内的财物都带走……防人之心不可无!您的家眷要是留在莫愁湖,您回一趟家都是在冒险!”

这个周昌果然是越来越周道了!就是这个心思有点黑暗了……不过现在耿精忠、尚之信这种货色都在南京城里!

“好!”王忠孝重重点头,“就这么办……全军移驻孝陵卫!”

……

“西王万岁!西王万岁!”

西安郊外,一片银白的灞陵原上,密密麻麻的吴家军发出了高昂的欢呼声音。站在山坡高处的大明西王世子吴应熊和西王世孙吴世璠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这次吴应熊可真的是熊震华夏了!他在儿子吴世璠率兵攻占武关之后,又亲率四万七千大军,开进了将近二百里,一路所向无敌,直接就杀到了西安城外的灞陵原。

这个灞陵原位于灞水以西,是一片台地,古称灞上!

就是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进入关中之后,汉高帝刘邦屯兵以拒霸王的地方。而历史上著名的那顿饭局,叫什么鸿门宴的,就在灞陵原东北大约五十里开外。

而吴应熊现在把大军开上灞陵原,就等于把大刀架在了西安城内那位“康皇帝”的脖子上了!

这个康皇帝不是喜欢玩什么御驾亲征,搞什么天子守国门吗?这下把自己折进去了吧?

想到这里,吴应熊就对身边的儿子吴世璠道:“儿啊,康熙连守灞上的兵都派不出来,看来西安真的兵力空虚,咱们休整数日后就发兵攻西安如何?若能一举打破西安,天下可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