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不可能,这不可能,吴应熊一定是佯攻!(第2/4页)

所以康熙带来的精简版的宫廷和朝廷搬进了西安的秦王府后,一点儿都不觉得拥挤。

而且西安高大坚固的城垣和比西安城墙丝毫不差的西安行在的萧墙、砖墙,也给了康熙皇帝极大的安全感。每当他为西北前线的战局感到忧心的时候,只要登上西安行在的砖墙,看看自己脚下这座巍峨雄壮的坚城,立马就能变得信心十足了。

今儿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西安行在的衙门,除了兵部之外,都已经封了印,不再办公了。刚刚从行在砖墙上下来的康熙,正在行在后花园的一处小楼上,置酒高会,和几个心腹的大学士和领侍卫内大臣浅饮闲谈。小楼上张起了暖幕,设了炭盆。楼内暖烘烘的好似春天。几名葡萄牙包衣佐领出身的宫女在一旁殷勤的为大皇帝和他的大臣们倒酒上菜。

而暖幕外一片银妆素裹的雪后景象,虽然别有一番景致,可是想起去年前年,大家伙儿在北京过春节的景象,在座的大臣们都有些打不起精神来。而康熙则显得有些懒洋洋的,一对三角眼总是盯着一个葡萄牙包衣佐领出身的宫女的胸脯在看……还挺婀娜的!

看了一会儿后,康熙可能觉得大家伙的情绪有点低,就将目光从那“鼓鼓的地方”收回,又喝了口酒,然后挤出一点儿笑容,笑着道:“今儿早上才收到的八百里飞递,是明珠从扬州发来的,朱逆和耿逆已经答应了划江而治,并且准备和明珠在扬州城举行具体事宜的谈判了!看来朱逆和耿逆已经中了朕的计策,真的以为朕会放过他们这群逆贼了!”

听见康熙说话的口气颇为得意,索额图就应景似地笑道:“皇上,您可真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数千里之外啊!江宁的逆贼现在一定转用兵力于太平府、池州府,以防康亲王撤离九江后李自成顺江而下了。这可就给安亲王利用新春佳节突袭江宁的机会了……说不定安亲王可以一击得手,直接攻入江宁城,为皇上平了东南之乱。臣等在此,为皇上预贺了。”

现在的大清朝虽然还保持着相当强的武力,完成了“新军化”(其实就是编制更合理,装备的火器更多)的旗军人数有十万左右,新军化的绿营差不多也有这个数。至于还没有新军化,依旧非常散乱的绿营兵在账面上还有二三十万之多!

另外,包括察哈尔八旗和土默特两旗等部在内的内属蒙古的军队,经过福全一番整顿后,大约也能拉出五万六万!

这些杂七杂八的军队加在一起,总共可不下五十万!

数一数人头,还是相当可观的!

只不过这相当可观的军队,现在被分在了陕甘、两江、闽浙、中原等四个主要方向上,同时还得在关外老家、山西、山东和北直隶等目前还算安稳的地盘上驻军防守,所以兵力其实还是挺捉襟见肘的。

如果康熙可以在四个必须布防的战场当中的一个首先取胜,那他的兵力马上就会变得比较宽裕了。

而康熙要在陕甘取胜,就得一举击败吴应麒、吴世琮父子率领的五万吴家精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要解除中原方向上所面临的危险,那清军就得收复襄阳……好像也挺难的!

至于闽浙方向上……清军面临的是郑经和留守福建的耿精忠别部两个大敌以及随时有可能会加入战场的王辅臣!想要维持还行,要速胜是不可能的。

所以现在唯一有机会的,就是两江了!

为了能在两江速胜,康熙已经放弃了原本还可以维持的湖广战场,将岳乐所部系数加强到了江东大营,而且还加强了江北、江西和江南三个大营的兵力,使得两江战场上清军的总兵力多达十三四万。

与此同时,他还用一个“划江而治”麻痹了刚刚在江宁粉墨登场,重开大明的朱三太子。

现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就在康熙越想越觉得自己胜券在握的时候,小楼外头突然传来了小桂子公公的通报声:“皇上,兵部尚书塞色黑有紧急军务求见。”

紧急军务?

康熙眉头一皱,只是说了一个字:“宣!”

话音刚落,小楼门口挂着的暖幕就被人撩了起来,寒风吹进,倒是让康熙精神一振,他目光转向了房门,就看见代替明珠出任兵部满尚书的塞色黑手里拿着个木头盒子,皱着眉头快步走了进来,然后撩起袍子就朝他跪了下来。

“奴才塞色黑恭请皇上圣安。”

“朕躬安!”康熙回了一句,“塞色黑,哪儿来的加急军报?”

“回皇上,一共两份加急军报,一份是河南巡抚、河南提督联名上的;另一份是陕西商州副将上的。”

“什么?商州副将?”康熙愣了愣,“先把商州的军报拿给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