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天子堵国门,亲王看老家(第3/3页)

听康熙这么一说,底下的大学士和翰林学士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劝了……皇帝御驾亲征,让兄弟挨家守着!

这一幕可是似曾相识啊!

明英宗让瓦剌逮去的那回不就这样吗?

虽然康熙只说了去长安坐镇,不会亲临前线……但打仗的事情谁说的准?现在到处都在传吴三桂要出祁山,这没准是个局呢?万一吴三桂要用魏延的子午谷之谋,来个越秦岭偷袭西安这如何是好?

可是谁敢这么说?康熙、裕王、恭王他们三兄弟关系可铁了,你要拿明英宗、明代宗的事儿来劝,那岂不是离间天家兄弟吗?

况且,这不还有个老太后可以稳定大局吗?

……

康熙结束了当日的南书房军议后,就让小桂子拿上王辅臣、王忠孝所上的报捷题本,一块去了慈宁宫向老太后报喜。

这段时间各地传来的坏消息不少,好消息则几乎没有……“濠澳大捷”总算是一场难得的胜利,也该让老太后高兴一下了。

康熙抵达慈宁宫的时候,差不多卡着了饭点,老太太正和福全、常宁、隆禧这仨孙子在一块儿准备开饭呢!看见康熙兴冲冲而来,康熙的小兄弟隆禧今年才十二岁,性子倒是挺活泼的,瞧见康熙进来就大声嚷嚷:“皇兄,您今儿怎么那么高兴?是不是吴三桂那个逆贼遭了天谴?”

康熙笑道:“老七,你这可想得太美了,吴三桂那老东西现在还强健得很,正准备要出祁山呢!”

说着话,康熙已经到了老太太跟前,然后行了个打千礼:“孙儿给皇玛嬷请安。”

老太太笑道:“玄烨,你来的正好……马上就要开饭了!你啊,最近忙得很,已经有些日子没来和哀家一起吃饭了吧?”

“皇玛嬷,”康熙笑着落了座,然后从小桂子手里拿过王辅臣和王忠孝报捷的题本递了上去,“您看这个……这是王辅臣、王忠孝他们爷俩报捷的题本,他们已经打下濠澳堡垒了……那可是比大员岛热遮兰城还坚固的西洋棱堡,孙儿原以为他们要打上几个月,没想到一个月就拿下了!

王辅臣、王忠孝两父子打仗的能耐可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厉害是厉害……可也不见他们拿下鳌拜、吴三畏……连个孙延龄,到现在也没摆平!”老太太显然对王辅臣父子没能“积极打内战”感到非常不满。

“皇玛嬷,”康熙说,“无论如何,两广的战局已经稳住了。孙儿估计王辅臣、王忠孝的军队在濠澳有些损失,总得整补上几个月,今年夏天就可以向高、雷、廉、柳等地进军了……朕想给他和孔四贞颁个旨,封孙吉庆为广西将军,您看行不行?”

“也别广西将军了,”布木布泰摆摆手,“要封就封定南王!封个定南王,既可以让孔四贞放心,也能让尚之信和耿精忠放心……只要他们都放心了,王辅臣、王忠孝这对父子应该也能安心割据一方了!”

康熙点了点头,笑道:“还是皇玛嬷高明……这就和刘邦给韩信封齐王是一个理儿!”

“对!”布木布泰笑道,“现在最要紧的还是打吴三桂……只要能帮上忙,哪怕新封几个藩王也没什么!”

“皇玛嬷,孙儿也是这么想的,”布木布泰道,“孙儿想春暖花开后就宣布御驾亲征,去西安坐镇督战!”

“什么?”布木布泰一愣,“有那么严重?”

康熙点头道:“关中形势不稳……岳乐所部又新败,朕如果不去坐镇以鼓舞士气,就怕陕甘各军一触即溃。如果关中有失,那大清的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在他们汉人看来,据有云贵川不过是三分天下之主,而且难成气候,而关中形胜天下,自古据关中而得全天下者,有周、秦、汉、隋、唐!所以朕无论如何都得亲自去一趟关中,朕可不能比魏明帝曹睿还不如。”

布木布泰知道这个孙子主意很大,就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而是问康熙道:“玄烨,你离开京师后,京师谁来留守?”

“孙儿想请皇玛嬷和福全留守京师!”康熙又看了看自己的五弟常宁,“朕还想让常宁去关外盛京留守!”

“让常宁去盛京?”布木布泰又吃了一惊,“怎么?形势真的如此危急了?”

康熙一脸凝重地说:“皇玛嬷,最坏的打算朕总是要先做好的……要真有什么万一,大家也好有个退路。所以孙儿准备在离京之前,先拿出关外的一千万亩荒地均给关内无地少田的汉民……”

布木布泰思索了一会儿,轻轻点头道:“玄烨,你是大清的皇上,大主意还得你自己拿!如果你真的拿定了主意,哀家一定是支持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