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春闱考场佩双剑,论一场北伐(第3/3页)

那位名震临安的安大家,秦离士还真欣赏不起来。

林府花解冰欣赏的人,他秦离士自然平添几分冷眼。

“秦相慢走,不送。”

三夫子轻笑道。

秦离士背负着手撞入春雨中,身形逐渐模糊在山雾之间。

三夫子饮了口茶,轻轻摇头,轻声呢喃:“这次的春闱大题,可是秦离士出的题,不知这画墨竹的少年会如何作答?”

……

……

林府,天波水榭。

大池中,锦鲤时不时的翻滚,惹来一片春色中的艳丽。

李幼安洒下一把鱼饵后,扭头看向侧卧在榻上,安静读书的花夫人。

“竟能如此气定神闲?”

李幼安笑道。

“安乐作画一绝,但是才华其实可从画中窥得,他画上题款所作诗句皆不平凡,其文采其才华自是无需多忧虑。”

“登甲榜进士列自不是什么悬念的事,主要还是能否力压文院文曲榜的那些才子儒生,获得殿前会试的名额才是关键。”

花夫人翻阅一页《妖论》,淡淡道。

“殿前会试分给甲榜进士列的名额,只有十个,其余的皆为勋贵德才官员的举荐,如今举荐名额早已结束,若是入不得前十,那殿前会试自是没甚希望。”

“文院文曲榜上那些才子儒生,作学问可都有一手,安乐想入殿前会试,还真有点难。”

李幼安轻轻一笑,饮了口杯中龙井:“况且,这一次的题……秦相所出,定然十分刁钻,以安乐的性子,我觉得悬。”

花夫人长长睫毛轻轻一颤。

“入不得殿前会试便入不得,省的被迫卷入风波,惹来一身狼狈。”

李幼安点了点头,望向水榭可窥一角的八角重檐滴水天波楼,唇角一挑。

“说是如此,但若连殿试都未曾入,未免让人觉得有些可惜,乃至让人觉得青山蒙羞。”

……

……

“当——”

文院内,一声悠远的钟磐敲响声,不断地萦绕在山麓之间。

所有依据考牌进入考场号舍的举人考生们,皆是安静下来,静候春闱的开始。

一位位覆甲士兵,腰间挎刀,立于号舍外,盯着每一位考生,神色如凶神恶煞,考生若有半点作弊嫌疑,便将会被毫不留情的拉扯出来。

一声钟响,除了让考生们肃静以外,也是意味着卷题的发放。

穿着官袍的官员,以箩筐挑着密封好的卷题,开始一间间号舍的发放第一场春闱的卷题。

又一声钟响,仿佛炸碎了漫天春雨。

意味着考生们可以开始阅卷。

一时间,翻阅卷题的声音,如瀚海起波涛,刹那间在文院上空中传开,当真宛若一片学海在泛惊涛。

对于卷题每一位儒生自是都期待和好奇,毕竟关乎他们的未来与前途,认真阅题能帮助他们分析考题中隐藏的陷阱,防止堕入其中,丧失分数。

每一位考生面容上都流露出紧张之色。

哪怕是有所修行的修行者亦是蹙眉,尽管修行能增加实力,但是对于作学问,却并未有太多的优势。

当然,修行者的竞争对象也非乙榜进士列的普通儒生,而是同样争甲榜进士列的修行儒生,这么一来,压力就会大很多了。

号舍之间,似人间百态。

刘越翻阅考题,面容上流露沉思之色,一边磨墨,一边思索作答方式与技巧。

与其相隔数间号舍的徐姓儒生,眼眸微微闪过一抹喜色,随后,狼毫饮饱墨,迫不及待的落笔。

料峭春寒,冰雨一滴。

安乐抹去脸上沾染的一滴春雨,一边磨墨,一边将考题笼统的全部观了一遍。

心胸中也有了几分自信与答案。

忽而,他磨墨的动作一滞,眉头一蹙,视线盯着卷子最后一道题。

题目很短,却让安乐眼眸微微眯起。

“大赵南迁五百载,元蒙皇帝仍气吞万里,麾下悍将无数,问:论北伐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