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辽东风雪大,岂是一人可平(第3/3页)

“天公威严难测,天色亦是多变。

时而万里无云,时而阴霾遮蔽,时而暴雨倾盆……下官岂能妄加评断。”

纪渊微微颔首,并未恼怒这番模棱两可的油滑回答,反而赞许道:

“天意自古高难问,什么时候变颜色,寻常人确实不好说清楚。

纪某离京之前,就听人讲辽东风雪严寒,最酷烈的时候,压塌茅庐瓦舍,动辄伤害数万人命。

于是,北镇抚司的同僚都过来劝告,让我换一份差事,另择巡狩之地。

可纪某这人恋旧,当年被二叔带到天京,走出辽东,早晚都惦念着回来一趟。

大炎高祖说过嘛,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孟风来垂首而立,瞧不清楚脸色,只是笑道:

“险些忘了,纪千户原本也是辽东人,其父为国捐躯,乃一等一的忠烈!

令尊在天有灵,见到儿子这般出息,光宗耀祖,想必也能瞑目。”

纪渊拍打栏杆的动作变缓,眉宇间渐渐泛起冷意:

“与孟大人讲这些话,是想让你晓得一件事。

纪某并非天生穿朱戴紫的贵胄,更没享用过锦衣玉食仆役成群的豪奢日子。

京城的将种勋贵,将纪某蔑称为‘泥腿子’。

其实他们喊得没错,纪某披上这袭蟒纹官袍前,的确是个两只脚踩在泥泞里头,摸爬滚打的军户之后。

我父为一口饱饭当兵,用十几颗响马脑袋换功劳,才得到北衙缇骑密探的位子。

我求一个出人头地,从讲武堂杀到西山围场,差点被国公义子当成蝼蚁抬脚踩死。”

高阁之上,似是罡风凶猛。

孟风来心神一冷,无端端肌体发寒,好像坠入冰窟,似是针扎一样。

他抬头望向凭栏而立的年轻千户,其挺拔身姿蕴含昂扬的意志,仿佛上接穹天九霄,下临黄泉十地。

冥冥当中,如同一轮骄阳横空压迫心神,几乎夺尽天地光芒!

“四重天真罡大成!

即将凝聚武道真意!”

孟风来眼眸陡然一缩,好似直视大日,有种刺痛的轻微感觉。

“孟大人,纪某跟那些惜命的勋贵不同,事到临头,我是豁得出去的性子。

辽东的风雪太大,压不弯我的腰!

这方天宇塌下来,也自有本官撑着!”

直视着孟风来的双眼,纪渊轻飘飘说道:

“何去何从,希望孟大人心里有个数。”

孟风来呼吸一沉,脸色变化不定。

他为官多年,当然听得懂纪渊话中隐含的真正意思。

这是要自己站队?

纪千户想在靖州扎下根基,徐徐侵吞辽东数府,跟定扬侯好好地斗上一场。

一个是只手遮天的地头蛇,另一个是飞扬跋扈的过江龙。

两边激烈角力,暗中也代表着中枢和地方的明争暗斗。

“纪千户,下官……”

孟风来声音艰涩,有些难以答复。

“不急,本官知道白山黑水的几方势力,各自都在观望。

等五行盟会结束,孟大人再给个准信。

且看本官这条强龙,压不压得住盘踞辽东的吞天大蟒!”

纪渊摆手打断道。

他并未一昧逼迫身为靖州主的孟风来做出决断,定扬侯树大根深,不是随便都能推倒。

“不过,孟大人你得划一块地方给本官,北镇抚司几百号人,不能全都待在驿馆,耗费靖州的财库。”

纪渊话锋一转,含笑说道。

“这个自然,不知千户看中哪里?”

见到纪渊这么善解人意,孟风来不由松了一口气,赶忙点头答应。

“就靖州交界的莽山如何?划三分之一给本官屯田养兵。”

纪渊眺望浣花剑池外的靖州城池,手掌往下一盖,好似遮住整片天宇。

“纪千户可能不清楚,莽山并不属于靖州,它是昙州之地。”

孟风来才缓下去的那口气,瞬间就提起来,抬手擦去额头的汗迹答道。

“这样?那么从今天开始,莽山归靖州了。

就当是本官送你的一份大礼。

昙州主若不服气,尽管让他来寻本官的晦气。”

纪渊大手一挥,便将这桩毫无道理可言的难事,板上钉钉似的敲定下来。

昙州主?

那是定扬侯麾下骁将,董敬瑭的养兵之地!

孟风来心头一震,情知不妙,这位年轻千户分明是要把靖州拖出来当靶子。

当真开罪董敬瑭,以他睚眦必报的狠辣性情,自己跳进龙江也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