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翰林(第4/5页)

可自琼林宴之后,皇上就忙于政务,还没召见过当今状元,也不知为何,故而教习便安排他们三人干一样的活。

顾璋自然知道是为什么,皇帝让他养精蓄锐,好好准备,只等着搜集完证据,抓他做壮丁,对户部下手。

顾璋想一想就觉得头疼,户部可是朝中最重要的六部之一,里面谁不比他的官阶大,谁没有数十年的户部任职经验?

是谁给了明盛帝这么大的勇气?

他才十六!

世界就不能对他友善一点吗?

只听教习道:“这个月你们先一人拿三本回去,月末交上来就好,月末时还会有一篇策论文章,届时皇上会查看,定要好生准备。”

祝子瑜道:“能为皇上分忧,实乃我等荣幸,不知可否多拿些残缺的书册,让翰林藏书早些补全扩容。”

教习瞧了他一眼,又看了下皱眉的顾璋,碍于祝家权势,没说什么,只道:“量力而行。”

祝子瑜笑着上前拿了不少书:“都是些修书的任务,轻省,既为天子门生,自然要全力为皇上分忧。”

顾璋也就头疼了一会儿,祝子瑜已经三两句,从书架中拿下了许多书。

他是没修过书的,余庆年虽为世家子弟,也没做过这个活,倒是都不知道其中窍门。

直到那一摞书分成三份,到手一看,才知其中玄妙。

余庆年皱眉:“这怎么可能做得完?”

残缺的书册,有的是模糊了字迹,有的是大段缺损。

文字相关的内容,想要复原,保证无误,还要找许多书籍互为例证,确保用典、补全的行文没有疏漏,与原文表意相同。

若是有关数字的,那就更麻烦了,尤其是涉及真实数据的,比如人口、井数、府城面积这些原始数据可能就有缺失,要去查找补全,若运气不好,还要重算。

这些若是放到户部、可能都是要许多人一起算的,一个人想要算出来,耗心劳神,苦费许久。

顾璋:“真是命犯小人。”

也不知哪里惹到祝子瑜了,分明就没什么交集,偏偏入了翰林之后,就总摆着臭脸,如今都明晃晃的针对上了。

当场没推辞,如今已经接下了,再去怕是不好。

余庆年低声道:“我还能让家中培养的书童帮忙,璋弟你打算怎么办,要不去还是去找教习说说?”

顾璋拦住他:“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

他看了一眼祝子瑜的方向,像是世家书童,学问都不差,虽然不能做关键决断,但是帮忙搜集资料,做些简单补全还是行的,便能大大提升效率,这才一点不慌。

顾璋坐下来翻看八本书册,看到巨大的工作量,着实被恶心到了。

幸好是他,若是黎川这样无权无势的,怕是只能夜间点烛,日夜不休的苦干,每日只睡一两个时辰,也不知能不能做完。

这样巨大的心神损耗,只怕精神不济,无论是偶然得陛下召见,还是月尾交上每月文章,都难保持好状态。

顾璋看向祝子瑜,祝子瑜正好抬头:“瑶光可是觉得太累,想找教习说说情?”

他都观察过了,燕家根本没在翰林交代人要照拂顾璋,这接近一个月,皇上也没召见。

顾璋笑道:“不累,这可太简单了,我还想找教习说,再多来几本,为皇上分忧,祝榜眼可要一同?”

祝子瑜没想到会是这个回应,一时间被噎住。

又为顾璋的称呼恼怒。

祝子瑜本以为顾璋就是逞强,嘴上说说。

没想到真去教习那儿多领了几本,还分了他一半!

祝子瑜摸不清顾璋套路,只咬着后槽牙跟道:“对,不难,定能全部修完。”

顾璋在教习面前过了明处,回来也不着急修,而是在十多本里选了一本自己感兴趣的,悠哉悠哉地看起来。

***

翌日。

早朝,群臣们议完了朝廷要事,廉冠见状出列道:“臣有本要凑!”

原来顾璋不是官,也就算了,这会儿可是从六品,任谁都参得!

廉冠想到家中翻了花样的卡片,还有各种各样的花式玩法,简直是挑衅!

廉冠义正言辞,将原本那套词又改了改,除了原来的耽于享乐、骄奢淫逸,行为不端,还加了点词,“甚至连皇宫都有娘娘在玩,引诱陛下放纵,带起不良风气!”

他语气铿锵,叭叭一通说,恨不得把有的没的锅都扣在顾璋头上。

廉冠还是有点才学的,反正文章做得发人深省,听起来顾璋和他做的卡牌,简直祸国殃民,不罚不惩戒一番,不足以抵消带来的负面影响。

御史台相约一同参凑的几人纷纷上前,一同声讨这等玩物丧志之物。

“请陛下发禁令,不许任何商铺出售此物。”

“皇上可派人去赌场探明,耽于此物者神色癫狂,分明是引人堕落的鸩毒,可恨顾编撰还宣扬此物能让人精于算学,请陛下明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