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诸葛亮毕业啦!!!(第3/3页)

现在听着诸葛均在这边“大放厥词”,而学神诸葛亮却一副谦虚的姿态,同车的另外三人只觉得学神就是学神,不管怎么谦虚,还是那么帅!

本次从徐州出发参加选考的学子一共有九百二十七人,规模算是很大的,所以兵分三路前进,避免沿途驿站无法承担的囧事。

诸葛亮所在的这一路是北路,路线主要在兖州境内,因为路程比较赶,一路上也谈不上有什么观赏景色的闲情逸致,主要旅程就是从一个驿站到另一个驿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不过该说不说,这段旅程虽然舟车劳累,以至于每天到了驿站所想的就是休息,但是吃的东西还是真的挺不错的。

诸葛亮和诸葛均在徐州老家的时候很少在外边的饭馆吃饭。

刘备平定天下之前,他们虽然年幼,但也记得日子是一年不如一年,一年比一年混乱,当时徐州乃四战之地,很长时间都受困于黄巾之乱,折腾得大家苦不堪言。

后来黄巾之乱被平定,刘备掌控权力,徐州人可算迎来了安稳的生活,不过被战争摧残的生产生活没那么快恢复,所以诸葛兄弟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基本上都在混乱中度过。

那个时候,诸葛家的长辈也不会允许自家子侄随意离开家族驻地去什么地方吃什么特别的东西,基本上都在家里吃,家里长辈看着孩子们看得很紧,诸葛亮甚至还听说当时家里还有人提议要渡江去江南避难的。

等大家伙儿正儿八经过上安稳日子的时候,已经是刘备登基前后那几年了,天下混乱被平定的差不多了,反对者被杀的差不多了。

但那个时候,徐州还是有些不安稳的因素存在。

等到徐州的郡国兵组织初步建立起来、徐州州学建立起来之后,诸葛兄弟才真正感觉到了安全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家里长辈也渐渐愿意让子弟离开族地去外部活动。

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们也终于得以绽放在族地之外了。

至于出远门这种事情,在第二帝国后期和刘备统治前期,基本上就和闯鬼门关差不多,家里的长辈外出都是要成群结队的,还要携带兵器,每个人都要练几手搏击刀术用于防身。

属于是被动的武德充沛。

说实话,但凡是个正常人,谁也不愿意每天和刀剑为伍,正常人也想过和平安逸的日子,但是当时,第二帝国的局势实在不允许大家过正常的生活。

直到贞观时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