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汉,如闪电一般归来!(第2/3页)

坏处也有,那就是你不能违背汉天子的意愿,不能不给汉天子足够的面子,你要是让他觉得他的面子被你损伤了,那你就要等着强悍的军队前来找你麻烦了。

汉天子不会随意出手,但是每一次出手都会要你命。

而西域地区原先的那些实力稍微强一些的猴霸王们虽然比较蛮不讲理,但是他们没有一战灭国的能力,大家本质上都是菜鸡互啄,谈不上什么威震西域,各自的体量毕竟有限。

所以汉帝国的回归,带来的那种传统的秩序,会让一些愿意听话的小国感到轻松、愉悦,而对于一些想要挑战传统秩序、打造新秩序的中大型国家来说,就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了。

比如目前距离最近的焉耆国,那就是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挑战旧秩序、建立新秩序志向和实际操作的国家。

他们过去就联合匈奴、北匈奴和汉帝国作对,杀死过两次西域都护,杀死过数千汉军,被汉帝国的势力多次报复、剿灭,却始终没有灭国。

面对强大的汉军威胁的时候,他们倒也能低头做小,可是当汉帝国实力衰退的时候,他们就又可以了,又能够抬头做人了。

就比如这一次,汉帝国退出西域秩序十余年,他们已经把过去的三个小弟收拾的服服帖帖,逼迫三个小弟向他们缴纳赋税,听从他们的号令,所作所为一如当年汉帝国的所作所为,大有统合诸国建立起焉耆国霸权的意思。

结果焉耆国王龙犷没想到汉帝国的势力才退出去十几年就卷土重来了。

当年凉州之乱没过多久,他就得知汉帝国内乱的消息,后面过了一两年又得知凉州之乱平息,还担忧了一阵子,怀疑汉帝国就要卷土重来了。

但是并没有。

汉帝国的势力从此没有再深入西域,只有蒲类国和鄯善国那边会有一些汉帝国的商品和消息传出,说是一个汉帝国宗室刘备平定了凉州之乱,但是他没有经营西域的想法,而是继续东向争夺中原权力去。

汉帝国内部出现了很大的混乱,他们无暇向西了。

多方打听确定了这个实施之后,龙犷才终于确定汉帝国短期内回不来,西域将成为强者的乐土、弱者的坟墓,于是决定了焉耆国的霸权战略。

他开始率领部下四处征战,东征西讨,多次对过去的小弟展开攻势,胁迫他们放弃汉帝国的秩序,转投入焉耆国的秩序之中,找回当年被支配的恐惧。

该说不说,车师国国王那边给出的讯息是比较准确的,焉耆国人确实善于战斗,没什么法度,但是战斗力很强,且打造兵器的能力比较强,所以对付周边三个曾经的小弟,那是一打一个准儿,没几年功夫,就重新成为了地区霸主。

龙犷志得意满,觉得自己很快就能恢复曾经焉耆国的荣耀了,并且着手准备吞并墨山国、危须国和尉犁国,增加人口和可以动用的兵力,然后进一步东征西讨,扩大国家疆域,最后达成一统西域、和汉帝国分庭抗礼的目标。

目标很大,执行力也很强,周边三个国家对他无能为力,连车师国也曾遭遇到他的威胁,对他颇为忌惮。

但是此番汉帝国重返西域战略开始执行,让龙犷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他意识到如果不能跨越汉帝国这个障碍的话,他的霸主战略就永远无法实现。

先人的霸权战略在班超的操作之下一败涂地的历史他牢记在心,不只是他,自那之后历代焉耆国王都不曾忘却那一段屈辱的历史。

抗争失败,丧权辱国的历史深深在龙犷心中留下印记,他憎恶汉帝国的霸权,自幼立志达成自己的霸权,恢复祖上的荣耀,要让汉帝国付出代价。

好在汉帝国终有衰弱的时候,他赶上了好时候,黄金十年的发展期让他达成了第一步计划——收获三个小弟,可以从小弟身上吸血来发展自身,让自身变得越发强大、富裕。

第二步,就是吞并三个小弟,正式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但是就在这第二步计划走上正轨的前夕,汉帝国回来了。

黄金十年过去了,汉帝国重返西域了,他们带着强悍的军力,刚回来,就把车师后国给灭了,王族全给屠了,传首四方,让大家想起了曾被汉帝国支配的恐惧。

是的,焉耆国有称霸的志向,有不愿意服输的志向,但是与此同时,焉耆国也曾经被汉帝国打败、征服、沦为孙子一样听命办事的小国。

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带给他们的不单单是仇恨,更有恐惧,恐惧和仇恨交织在一起,使得龙犷为首的焉耆国统治集团对汉帝国重返西域的消息非常的纠结,不知道目前到底该怎么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大变局。

以汉帝国的体量他们要重返西域的话,绝对能重新获得西域霸权,而焉耆国根本别想着反抗,除非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将三个小弟全部吞并,吸收消化他们的力量,再来对抗汉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