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第一场灭国之战(第2/3页)

贞观二年年底,蒲类国王特使和鄯善国王特使分别派人抵达敦煌郡,拜见董卓,并且在第一时间表达了对汉帝国的臣服。

对于两国国王如此识时务的态度,董卓很满意,然后就向特使传达了自己此来的目的。

大汉要重返西域了。

刘备作为大汉帝国的皇帝,觉得大汉是时候需要返回西域,重新梳理大汉帝国对西域的管辖权,要收回曾经失落的权力,而作为这一切的先声,他董大鸿胪就是这个先锋使者,而董大鸿胪最先需要的,就是蒲类国和鄯善国的态度。

现在看来,这两国的态度是比较明朗的。

直接臣服,并没有因为汉帝国已经离开西域十几年了就觉得汉帝国不行了。

董卓很满意,整理一番之后,和出使的副使商议了一下,便决定由董卓走北路,副使走南路,分别向南北两路的西域国家宣布大汉将重返西域的消息,进一步宣示主权,看看谁是忠臣,谁是反贼,如果遇到忠臣,那就要嘉奖,遇到反贼……

当然就是干了!

一提到这个事情,张飞就来了兴致了。

“怎么打?陛下决定要对西域动手了吗?对谁开战?什么时候开战?我能出动多少人?”

看着一脸兴奋的张飞,董卓多少有点郁闷。

他虽然曾经也是这样一个战斗狂人,天天喊打喊杀,每天要是不杀几个人总觉得哪哪儿不舒服。

但是一来上了年纪,二来在雒阳做了官,打磨了一下心性,觉得自己多少得像是个中央官员的样子,不能动辄喊打喊杀,所以对张飞这动辄喊打喊杀的行为,他居然多少有些不适应。

恍惚间,董卓自己都有点不认识曾经的自己了。

难道是雒阳的日子过得太舒服了,让自己忘却了过往的曾经?

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了。

“张将军,陛下此番派我前来,是要巡视西域,宣示大汉重返西域的消息,并不是为了开战。”

张飞一听这话,脸顿时拉的老长。

“还不让打?我都在这里多久了?一直都没仗打!再这么待下去,我的刀都要生锈了!”

董卓无奈地叹了口气。

“我二人出巡西域期间,陛下令张将军派遣骑兵随行,如果诸国恭顺,自然不必动刀兵,如果诸国有反意,不恭顺,那自然就要出动大军平定的,所以张将军或许是有可以出动作战的机会的,少安毋躁,少安毋躁。”

这话一出口,张飞的情绪顿时又好了起来。

“当真有此事?”

“那是自然。”

董卓点头道:“如果西域诸国有不恭顺的,自然是要派兵讨灭的,我虽然不希望有不恭顺的,但是那么多年过去了,也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恭顺的,届时,消息传到雒阳,再传回来的,就一定是枢密院的出兵令了。”

张飞上下打量了一下董卓,满意的点了点头。

“那便借你吉言了。”

吉言?

打仗开干属于吉言?

恐怕户部和少府不是这样看待事情的啊。

董卓很快反应过来,哑然失笑。

后面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为了更好的巡视西域、宣示主权,张飞派遣了两个校尉,各自带领一千虎骑军的精锐骑兵护送董卓和他的副使。

于是董卓带队前往蒲类国,从蒲类国出发,走西域北道一路向西,而他的副使余田则从鄯善国出发,走西域南道,一路向西。

两人约定,最后在大宛国会合。

于是在贞观二年十二月的时候,董卓和他的副使就一起出发了,两人分头前进,在蒲类国和鄯善国分别得到了很好的待遇和很多的馈赠,离开国境的时候,还得到了两国派遣军队相随,也得到了大量补给的赠送。

董卓在离开了蒲类国之后,便进入了移支国境内。

作为一个势力特别小的小国,移支国在经济上也受到了汉帝国的经济影响,当时全国都在吃汉帝国提供的食盐,不仅如此,他们全国的常备军队都没有董卓的护送骑兵数量多。

所以见到汉使与汉帝国的精锐骑兵之后,二话不说,直接跪地唱征服。

董卓甚至还没有说什么,移支国就跪了,乖乖送上了钱财和粮食,好吃好喝的招待汉使和汉军,表示对汉帝国重返西域的战略双手双脚赞成,并且在之后由国王亲自带人护送董卓离开国境,进入车师国境内。

彼时,车师国已经分裂为车师前国和车师后国,董卓先进入了车师后国境内,在这里,董卓开始遭遇到了不那么友善的对待。

进入车师后国境内的时候,董卓怀念起了曾经跃马扬刀的日子,于是亲自带着一百骑兵在前方开路,主力跟在后面带着物资。

结果就那么一次开路,车师后国就有不知道是官方还是民间土匪的队伍,也不知道是觉得董卓人少还是怎么的,居然主动对董卓的队伍发起了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