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第三帝国全员硬核狠人?(第3/3页)

或许,诸侯国能给出的待遇不够优越,还有危险,但是和待遇相比,有没有那个机会或许更加重要,有了机会,才有追求待遇的可能,如果连机会都没有,谈什么待遇?

什么?

不敢?

那就别怪我了,只能怪你们自己没本事、没胆量。

所以刘备一直都在给未来的分封计划添砖加瓦,设计制度,参考西周案例,紧抓东周痛点,发掘行业规律,争取迭代出全新的打法,以免步上东周后尘,同时也要避免蒙古帝国的后尘。

不过该说不说,不管是东周,还是蒙古帝国,最终都还是出现了武德更加昌盛的“后继者”。

也就是说,这种模式操作的好了就是分封,操作的不好就是养蛊,但是不管是操作的好还是不好,不管是分封还是养蛊,总比那么多肉吃不掉只能烂在碗里要强。

所以,必须要出去,一定要出去,无论如何都得出去。

古中国的路子走不通,走到极致也就是带清,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加强版带清,没什么不一样的结果。

刘备不想要那样的结果。

所以当凉州那边传来董卓的消息的时候,刘备就知道,汉帝国走出去的战略,已经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因为董卓传回来的消息是……

因为车师后国冒犯汉使威严、侵害大汉国格的行为他无法忍受,所以他和护送他前进的虎骑军校尉军官赵琦一起,以一千铁骑奔袭车师后国王城,击而破之,将车师后国一举灭国。

车师后国的王族首级还被他砍了下来,传首西域诸国,以此告诫西域诸国,千万不要和大汉继续为难。

他是告诉刘备,他的巡视西域计划已经初步成功,阻碍已经被他拔除,还请刘备放心,他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

好家伙,刘备得知消息的时候,还真有些吃惊。

让你去搞外交,没让你去灭国啊。

怎么你一个大鸿胪还做起了张飞的工作?

不过细细了解此事之后,刘备便觉得董卓和赵琦做的很对。

贞观元年,刘备做了皇帝,董卓做了他的大鸿胪,然后,董卓就开始忙活西域的事情。

贞观元年年底,董卓去了凉州,在凉州待了一阵子,收集了一部分情报,然后于贞观二年年中正式出使西域。

这一次出使西域除了要巡视西域、宣示汉帝国的主权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搞清楚西域目前的政治生态和环境,为第三帝国重返西域战略做前瞻。

如今那么长时间过去了,董卓可算是给刘备送来了比较可靠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