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虫豸大本营(第3/3页)

比如蔡邕就是得到了渤海郡郡吏、蒙氏家族的族人蒙远的通风报信,才在震惊之下通知了渤海郡国兵都尉蒋先,得以在叛军行动之前布置了渤海郡府南皮县城的防御,成功在叛军进攻的时候保住了南皮县城,还将城内试图里应外合的部分叛军组织给打败了。

蔡邕没有经历过战事,处理政务他还有点能耐,但是论及军事,他就真的不行了,且在军事上的敏感程度也不行,差点误了事。

尽管如此,本人也上了年纪,但是他面临数万叛军围城进攻的困境,没有畏缩。

他顶盔贯甲,登上城楼给士兵送热饭热菜,顶着叛军的进攻擂鼓助威,几支箭从他身边擦过去也没能击垮他的勇气,很成功的展现了自己身为一郡郡守的勇气和担当,鼓舞了士气,在相当意义上为这场防御作战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而甘陵国那边情况就有点糟糕了。

和赵国的情况一样,甘陵王刘忠也是对刘备继承皇位的手段以及一系列政策深感不满的宗王之一,且因为甘陵国的反叛力量强大,大家还愿意推举刘忠作为首脑,于是刘忠决定加入叛乱,带领大家反抗刘备。

但是一开始刘忠并不想泄漏身份,也不想那么快就被视作造反,从而引来刘备的大军讨伐,所以隐藏自身的存在,想要等着局势明朗之后再站到台前。

这一决定迷惑了甘陵国内的朝廷力量,尤其是甘霖国相师宜官前往通报消息的时候,刘忠满口答应,表示绝对不和朝廷为敌,还让师宜官非常高兴,认为自己走了好运,其他郡守国相一定羡慕自己羡慕得要死。

叛军攻打甘陵县城的时候,刘忠并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很聪明的等了整整七天,等城内守军在叛军围攻之下渐渐力竭不复锋锐的时候,他才选择出手。

他派遣府中护卫组成队伍,突然出击,里应外合,最终导致甘陵县城失守。

要说也是甘陵国这边运气不好,甘陵国郡国兵都尉韦昌当时生了重病,在叛军集结准备发起进攻的关键时刻,韦昌病故,没能履行责任。

继任的副手王珂仓促上任,太多事情需要处理,防务布置的并不牢固,再加上叛军七天猛攻,城内守军数量也不多,精力消耗很大,于是在东城门被刘忠派遣的死士队伍偷袭得手。

东城门失守之后,叛军蜂拥而入,王珂试图带领亲兵卫队反攻东城门,但是因为叛军人数太多,王珂力战不敌,只能放弃甘陵县城,选择突围而出,护着师宜官向灵县方向转移,试图向南边寻求帮助,再反攻甘陵。

不过这一切发生的也是挺快的,以至于徐晃带兵北上冀州的时候都不知道。

等刘忠突然反水的时候,徐晃已经带兵在魏郡开干了。

而等徐晃知道甘陵国事变的时候,甘陵国这边木已成舟。

徐晃很是恼火,但是没办法,只能继续带兵向甘陵国的方向前进,希望等他抵达甘陵国的时候,情况不要变得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