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聪明人不会选择把问题留给皇帝(第2/3页)

夏侯渊闻言,不自觉的咽了口唾沫。

“这……陛下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吧?”

“过去不会,现在不一定了。”

夏侯惇叹息道:“过去的大将军全心全意的爱护吾等,可现在,大将军没有了,只剩下皇帝陛下,皇帝陛下和大将军虽然是同一个人,但是对吾等而言,已经完全不同了。”

曹操对此不作评价。

夏侯渊伸手摸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那……怎么办?这要是真的出了岔子,可能不单单是我们三人,曹氏和夏侯氏也……”

“只有一个办法。”

曹操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冷声道:“陛下不也说了吗?如果觉得土地赋税太重不想交那么多,可以将一部分土地按照市价出售给官府,官府可以购买,那么我们就可以私下里协调了。

不想缴纳那么多的赋税,那就把多余的土地出售给官府,官府也是拿钱买土地,你情我愿的事情,但要是连这种条件都不愿意接受的话,我们也不能一味的退让啊……”

“那就只能让他们知道有土地却没命享受该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夏侯惇看着夏侯渊道:“妙才,此事不单单关乎你我二人的仕途,也关系到家族的前途,绝不能让一些目光短浅之人败坏大局,不能让少数几个人毁掉了家族传承,你可千万不要心慈手软,明白吗?”

“我自然不会心慈手软,不过……”

夏侯渊抿了抿嘴唇,犹豫道:“那毕竟是族人,真的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还要做那么多事情,以后我等还怎么见族人呢?”

“不把事情做到位,你我还有什么颜面去见陛下?”

夏侯惇恨声道:“对于族人,什么时候都有缓和的余地,只要你我还有官职,还有权力,可要是无颜去见陛下,你我还剩下什么?孰轻孰重,你怎么在这个时候犯浑了呢?”

夏侯渊浑身一震,低下头不说话了。

曹操也是一样的态度。

于是不久之后,三人达成了一致,这个事情,必须要由他们内部来解决。

绝不能把问题留给刘备,如果把问题留给刘备,那么他们本身就会成为刘备的问题,刘备需要解决的就不是夏侯氏和曹氏的问题,而是曹操、夏侯惇和夏侯渊三人的问题。

他们不想成为刘备的问题。

曹操和两夏侯这边得出了统一的结论之后,荀攸和荀彧的商谈则进行的并不顺利。

荀彧希望荀攸可以在这件事情上进行一些斡旋,荀氏族人除了他们两人之外没有做官的,家族中人虽然有深明大义的,搞不好会愿意为了大局而接受缴纳土地赋税的要求,但是肯定也有不愿意的。

毕竟在某些人眼里,让他们纳税,等于侮辱他们,否认他们的身份地位,把他们放在和庶民一样的层次上去要求他们。

这是完全不该由他们去做的事情,不符合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他们很难接受。

荀彧觉得族人也不容易,不想强逼族人,于是希望荀攸可以和他一起去和刘备商量一个稳妥的策略。

荀攸却觉得这是愚不可及的行为。

“族人愚昧无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之前我曾多方劝说族人不要和陛下为敌,应该想办法把乐许陛下,与陛下的关系更紧密一些,却无一人相信我!时至今日却又后悔,来得及吗?”

荀彧面色垮了。

“公达,我知道你心有怨愤,但是荀氏毕竟是你我的家族,你我毕竟是在荀氏的教抚之下长大,所以不管怎么说,到底也应该……”

“叔父把我赶出家门的那一刻,我就决定了,从今往后,荀公达只为自己而活,不为家族而活。”

荀攸伸手阻止了荀彧:“文若,我劝你,你也不要为家族说什么话,你要是真的为荀氏考虑,那你就劝说他们缴纳赋税,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全力支持,如此,才是求存之道。

否则,不用二十年,十年之后,荀氏就会彻底衰败,你的仕途也未必会好到什么地方去,大汉依旧是大汉,但是大汉也和过去的大汉不同了,文若,想想杨氏!清醒一点,这是我对你最后的告诫!”

话说完,荀攸不等荀彧的反馈,直接走了。

荀彧默默地看着远离的荀攸,除了深深地叹息,甚至连稍微追一下他都办不到。

荀氏真的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了吗?

不过有一点荀彧还是清楚的。

很多人都说杨氏交出全部家产之后已经不行了,但是荀彧却觉得不是如此。

杨氏的确失去了一切,但是作为回报,杨修得以在刘备身边尽心尽力的办事。

现在被刘备纳入内阁之中,据说还是内阁之中的一个较为资深的阁员,很受刘备的欣赏和信任,经常被刘备外派出去干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