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春秋决狱到此为止(第2/3页)

郑玄倒也不推辞,或者说他对这个工作很有兴趣,果断接下了这个命令,对这件事情怀揣着很大的热情。

不过在接下这个任命的同时,郑玄还向刘备上表,提了一件事情。

彻底扶正《汉律》,以《汉律》决断一切。

他主张彻底取消春秋决狱的行为,让专业的律法研究者来决断律法需要去决断的事情,让一切需要决断的事情都由《汉律》来充当主角,而不是让春秋来担当主角。

过去,郑玄还有所顾虑,但是现在,他没有顾虑了。

他以学部尚书的身份公开上表,提及此事,提到了春秋决狱所带来的一系列荒唐而又可悲的事情,认为这种事情不能继续下去了。

律法应该是严明公正的,至少表面看上去是如此。

也不能随便让人解释律法,必须要让专业的人来解释律法,谁都能插一脚的春秋实在是太业余了。

刘备对此似乎相当认可,相当满意,于是亲自通过了郑玄的意见,决定将春秋剥离出律法决断的序列之中。

他规定从今往后的案件决断,必须以《汉律》作为唯一的依据,而不能再使用春秋所记载的古人的故事来作为解决的依据。

春秋决狱到此为止。

与此同时,他还要求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的律法三司相关人员都必须要全体学习《汉律》,然后还要搞《汉律》方面的考试,通过考试才能被允许继续担当职位,考试通过不了,就可以转职了。

这个事情对于雒阳朝廷来说也是个影响不小的事情,虽然说反对力量微弱,但也有人提出这是祖宗成规,执行了好几百年,要是骤然变更,恐怕会造成一些不好的事情。

对此,刘备的回答更干脆。

他一脸无所谓的模样,甚至伸手抠了抠耳朵。

“祖宗成规?哪个祖宗?我怎么不记得高皇帝有说过这个事情?”

这话句话噎死了想要提出反对的官员,因为刘邦确实没干这个事情,而大汉朝皇帝们共同的祖宗,只有一个。

刘邦。

什么,你说汉武帝也是我的祖宗?

可是刘邦才是正儿八经的大祖宗啊。

古文学派当年面对今文学派的威压的时候,就试图用周公来压孔子,往前找更古老的贤人,拉大旗做虎皮,搞得有声有色,那刘备有样学样,用刘邦来压住其他的祖宗,让其他人无话可说。

于是这个事情也被刘备强制规定要执行。

司法三司的官员从现在开始必须要去雒阳城外的律法学府搞一个特别班级,轮流去学习《汉律》,将来新进入的官员们也要搞学习班,还要搞结业考试。

考试通过才能上岗,考试不通过,休想上岗!

刘备还提出,就算入职了也不能在学习方面懈怠,对汉律的学习和提升必须要时刻进行,以后就算想要升职,也要参加升职摸底考试,看看这家伙对《汉律》到底有没有真正的融会贯通。

这个事情的发生确实让官员们感到郁闷又无语。

他们又不是太学生,干嘛老是要考试呢?

但刘备也有话说啊。

我的军队,强吧?

打遍天下无敌手,双手插兜,都不知道什么是对手。

为什么那么强?

军官每升一级都要参加升职考试的!

不单单要战功,也要文化素养,要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又能打仗,又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否则他们怎么会那么牛逼那么能打?

什么叫精英?

这特酿的就是精英!

战术后仰.jpg

正是因为有军队的成功经验,所以你们这帮家伙以为你们能逃得掉?

正好刘备这边说了要推行官员淘汰制度,刘备干脆就把官员的专业技能考试给纳入到淘汰制度的考核标准里,比较抽象的政绩就不说了,但是比较直观的专业技能就有的考。

你这一个司法官员连《汉律》都不能精通,天天捧着一本《左氏春秋》在那边装大尾巴狼,我要你当什么司法官?

淘汰!

这个事情被刘备明发上谕通传八部予以执行之后,立刻引起了司法三司和一些其他部门官员的小小恐慌。

别说律法需要专业技能,搞农业也要专业技能,搞工程也需要专业技能,如果司法部门的事情成为现实,那他们也有理由认定只要刘备想,他什么都能给你整一个专业技能考试来。

官员们愁云惨淡的时候,刘备倒是开心得很。

他依稀会想起了自己上辈子很年幼的时候在学校里听到的一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他曾为此感到非常的无力,屈服于考试的威力之下而无法自拔,但是眼下一转攻势,没人能考他,他却能考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