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汉第三帝国是要走出去的(第3/3页)

刘宏时期和四辅臣执政时期,雒阳城内矛盾突出,互相之间的阴谋斗争层出不穷,对情报组织的要求很高。

但是在新时代,所有敌人被刘备扫除,旧的派系之争已经消失,新的派系之争还没来得及出现,所以雒阳城内的情报组织的需求并不高。

当然不是说没有,只是不需要到朱元璋那种连大臣家里吃什么都要注意到的地步。

雒阳城内的情报机构还是主要针对民间设施和部分重点关注人员的家仆群体,在这两个地方布置人手,能让刘备了解到官方和民间的舆论动向,也就差不多了。

雒阳城外的情报组织需求多一些,要求也更高,是三个子机构里面人数安排最多的,刘备需要他们成为官员监察体系之外的另外一双眼睛,帮他监视地方官僚们的行动。

对付这群人,一双眼睛不够用,还需要另外一双,甭管意义有多大,有,就是比没有要好。

这方面也是刘惠之前着重负责的,但之前是为了给刘备收集对手的军事情报,而现在,将转为政治侦察。

第三个方面,也就是国外的情报收集。

刘备把这方面的工作和刘惠交代得很清楚。

大汉第三帝国是要走出去的,不能困守原地什么都不做,必须要走出去,所以他需要情报组织率先探路,摸索路线。

对西北方向的西域,西南方向的身毒,东南方向的诸多海岛,这三个是重要的探查区域,需要刘惠派遣足够多的人手用各种方式探索通道,探索适合人们生存、发展农业的地方,顺便绘制地图。

简而言之,刘宏时代专门针对政治阴谋展开调查的东园组织,在刘备手里需要变为全方位的情报探查机构,什么情报都要收集,不管对敌人的,还是对未知的,都要收集。

刘惠的身份将会是中二千石的东园指挥使,但是东园这个机构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从事什么工作,将完全隐秘,不对外公布。

把宦官势力排除出情报组织之后,刘备也没忘记把宦官组织在宫廷内重新组建起来,使之越发的专业化。

虽然说宦官不是什么好的存在,但是在皇权时代,这东西就是统治者客观上的需求,免不掉。

所以刘备也没想过要废黜掉他们,只不过是在如何运用他们的方面,需要上一些手段而已。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宦官也确实是皇权的屏障,一个强势的皇帝当然不用担心权力受损,但是对一个不那么强势的皇帝来说,宦官还真就是他的权力屏障。

不过对于眼下的刘备来说,用宦官彰显权力属于大可不必了,他本身就是权力的象征,没人敢违背他,他需要宦官,主要还是宫廷生活方面的需求。

汉宫太大,很多地方都需要人去打理,去维护,也有很多事情只能交给亲近的宦官去做比较合适。

张让是个熟练的宦官,在作威作福之前,他能从那么多汉宫宦官里脱颖而出成为刘宏在意的【阿父】,就可想而知他的专业能力是多么的过硬。

刘备把他的涉外权力收走之后,还是把协助管理内务的权力交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