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郑玄似乎看透了一切(第3/3页)

但是玄德没有答应我,他说,他看不清前路,觉得天下间一片黑雾笼罩,黯淡不见天日,他无法接受在那样的天下间做一个宗师。

当时,天下纷乱尚未出现,我还真以为玄德要做什么很可怕的事情,不过后来我才意识到,他可能已经提前发现了一些什么,所以,志不在此。

之后的事情你也知道了,我一度认为玄德回到雒阳是要做什么很大的事情,但是那之后,我发现他的办事风格柔和了很多,没有当年那么锋芒毕露,我当时认为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不过事到如今我发现,一切都没有我想得那么简单,玄德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部下越多,就越不能顺着自己的心意而来,时至今日,我想,玄德已经没有选择了。”

在郑玄面前,卢植沉默了很久。

而后,他抬起头注视着郑玄。

“郑公,您觉得这是可以被接受的吗?”

“大汉还是大汉,皇室仍然是高祖血脉,又有什么不能被接受的?我倒是觉得这样挺好。”

郑玄笑了笑说道:“高祖血脉那么多,照理来说,每个人都有资格做皇帝,只不过有些人贤明能干,有些人昏庸无能,叫一些昏庸无能的人来做皇帝,还不如让贤明能干的人来做皇帝,这难道不好吗?”

郑玄的话让卢植无言以对。

最后,卢植长叹一声。

“郑泰啊郑泰,你何其愚蠢?”

郑玄呵呵一笑。

“且不说其人如何愚蠢,子干,你这未来的帝师难道就不会感到高兴吗?那可是你的弟子,你一手教导出来的皇帝,未来的史书上,你肯定会留下非常重要的名声,说不定比我要更有名,你不高兴吗?”

“高兴不起来啊。”

卢植感叹道:“说不定等此间事了,辞官归隐才是我最好的选择,我……罢了,先把度田解决了吧,度田不解决,那么多年的付出岂不都付诸东流了?”

“那倒也是。”

郑玄笑道:“反正我现在还觉得有些事情要做,等玄德把这些事情理顺了,尘埃落定了,我就准备上表给他,彻底结束春秋决狱的做法,让《汉律》回归正统地位,到那时候,他一定很乐意。”

“这……”

卢植意外地看着郑玄:“郑公,您这样做,不担心有人议论吗?”

“议论什么?议论我是儒家叛徒、法家细作?”

郑玄大笑道:“有人愿意说就说去好了,我从来不认为我一定是哪一家的学者,哪一家说的对,我就尊崇哪一家,没有哪一家学说永远是对的,但总有一家会是对的,《汉律》若成,就是比春秋要好。

而且这个事情,只要你们师徒两个答应,就一定能解决掉,子干,你可别对我说你十分贪恋阀阅之主的地位,我跟你说,玄德志不在此,你要是坚持,你们师徒两个以后肯定要闹矛盾。”

“我……”

卢植刚想到一些什么,忽然回过味儿来,忙道:“郑公,是不是因为您早就预料到了什么,所以才至今为止都不愿意让郑氏成为阀阅之家?”

“不,我只是单纯的不想参与进来这种事情罢了。”

郑玄笑道:“只是有些时候,人的运气要是好起来了,那就真的会一直好起来,或者说,无欲则刚,我没什么想要的,也就不会犯下那些因为贪念而造成的错误。”

望着郑玄得意的表情,卢植忽然感觉这个老头子好像真的把一切都给看透了。

看得比自己要透彻的多了。

而自己,是不是想要追求的东西太多、太繁杂了呢?

如果不能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又该如何在这样一个纷扰的世界里维持自我,坚持最初的理念呢?

卢植深深叹息,深深的思考,却始终无法向郑玄那样露出洒脱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