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纸(第2/2页)

轻便好用且承载效率很高的纸张也逐渐取代了笨重的竹简,成为了官员们书写所用的第一工具。

因为有充足的纸张供给,进行大规模数据收集成为了可能,成为了一件竹简时代难以设想的事情,其成本相较于竹简时代,无论是运输还是造价,都大规模大幅度的下降了。

在此基础之上,刘备推动了国务大会制度,也推动了地方上进行全面数据统计汇总到雒阳的制度,地方上也不能再以成本高企为借口拖延、拒绝执行这个任务。

如果拒绝,下场是很不好的。

而且新制度执行之后,主要负责人直接指向大将军府,直接指向刘备,刘备将亲自负责起对各郡国官府数据的审核与任务的制定,就和当年汉武帝一样,他将亲自过问这些数据。

汉章帝以后,东汉帝国的地方治理基本上都是维持现状,得过且过,所有的发展都是自然增长为主,甚少有人为介入的主动增长。

官府基本上没什么办好的主观能动性,日子好过是上天保佑,日子不好过是贼老天和我作对,地方治理是好是坏,全看官员的良心。

指望这东西,还不如指望天上下金子。

所以刘备的意思就非常明确,休息归休息,福利提升归提升,但是你们要给我办事,办的妥妥的,否则什么都别想要。

对于工作指标完成的官员,不会进入淘汰序列,对于工作指标没有完成或者造假的官员,官员的淘汰制度就是悬在他们脑袋上的利剑。

对于这一点,雒阳朝廷内部有不少官员表示刘备的改革有点太激进了,这是过去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就算是汉武帝时代对待官员那么的严苛,也没有过这样的淘汰制度。

刘备则点头表示——是的,武帝的确不怎么淘汰官员,一般都是肉体消灭了的,管你什么中央地方,管你干了什么,只要不爽,就是杀。

要不然咱们也试试?

于是就没有人继续和刘备商讨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