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新任益州刺史,荀攸(第2/2页)

他任命自己的重要助手荀攸出任了新一任的益州刺史,蜀郡太守的职位则委托给了曹仁,让他们联手展开配合,稳定成都平原的局势,并且在益州展开新一轮集体农庄的建设。

并且,开始将官府的手伸向益州的井盐。

对益州,不单单是要度田那么简单,掌控益州盐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将益州盐业的主要部分掌控在官府手里,是刘备的既定计划,而第一步通过限奴令打击本地豪强势力已经成功,接下来就是第二步了。

为了执行好全面把控益州经济命脉的任务,刘备将荀攸派到了益州,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荀攸,他相信荀攸一定能为他办好这件事情。

“掌控益州的命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反对你的人会很多,你也会面临一些危险,但是我信任你,你一定可以成功,办好这件事情,我就会托付给你更多的事情。”

荀攸并不怀疑刘备的话语,他很清楚刘备在这件事情上的执着,他当然知道掌控益州盐务和掌控益州的蜀锦不是同一回事,难度会很大,但是他更知道,这是一次重要的考验。

如果成功,对他今后的仕途来说,将有非常重大的助推作用。

整个建安三年的上半年,刘备发起的新一轮限奴令行动将四个州折腾得不轻,也将朝廷里的人折腾得不轻,新释出的超百万人口需要朝廷统筹安置,需要花钱,需要人力物力,需要大量资源的投注。

刘备主导的朝廷是舍得花钱的,也有足够的钱可以花,钱实在不够,刘备会拿出自己的小金库补贴国用,反正主打一个只要肯办事,就不会缺钱的基本原则。

当前,刘备已经实际上成为朝廷的主人。

自建安二年以来,刘备成为了汉帝国实际上的统治者,一切政令基本上都是出自他的意愿,满朝官员基本上也是跟着刘备的步伐在向前走。

雒阳朝廷荒唐了几十年之后,在刘备的控制下开始向一个脚踏实地的办事政府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