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我要当凉州牧!(第2/2页)

刘备缓缓道:“凉州在籍户口,五十余万,这是十个郡的人口数量,甚至赶不上关东的一个郡,再以凉州在雒阳朝廷眼中的地位,盖府君以为,这真的不可能吗?”

盖勋愣在当场,反复思量,越是思量越觉得刘备所言有道理。

以凉州的人口体量和混乱状况,雒阳朝廷根本不想在这里多耗费精力,他们甚至都不想要凉州,都想把凉州给开除出大汉国籍,哪里会在意凉州由谁来管理呢?

他们最多选派一个刺史或者州牧之后就不愿意多搭理了,只希望凉州能够安稳,不要闹事,那就足够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派一名有着优秀军事能力和足够威望的人物出镇凉州是最好不过的选择,把所有的职责全部交给他,所有的责任也全部交给他,雒阳朝廷就能换来一身轻松。

再按照三互法的规则来看,刘备本人和他的三族亲眷往上追溯三代人都和凉州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去,纯纯的无关系,完全符合出任凉州官职的硬性条件。

那么唯一值得商榷的就是,朝廷到底愿不愿意在凉州设凉州牧,把凉州完全交到一个人手里。

目前,天下间唯有一个州牧,那就是冀州牧卢植,刘备的老师。

而如果刘备想要谋求凉州牧的职位,并非没有先例可以追寻。

但是州牧职权太重,手握军政财大权,完全凌驾于郡守之上,是一州主宰,除非朝廷有迫切需求,否则不会轻易设置,就算设置,也不会轻易选择一个没有经验的人来出任这个职位。

但是这些限制放在凉州这个游走在政治游戏规则边缘的特殊的州身上,对象又是刘备这个身份特殊的人,则又有了完全不同的判断规则。

盖勋思来想去,实在是无法对刘备谋求凉州牧职位的行为作出判断,他实在是不知道这究竟有没有可能。

想不通,那就不想,盖勋对刘备的名声略有了解,对刘备的地位也略有了解,但他毕竟不在雒阳做官,不知道刘备会如何运作这件事情,所以干脆不做讨论。

他转而和刘备商量起如果他真的出任了凉州牧,那么他会对凉州进行什么程度的政策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