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刘玄德斩将立奇功(第2/3页)

李文侯所部和北宫伯玉所部的先后崩溃给凉州叛军的整体影响极大。

李文侯是战死的那就算了,实力不济,力战而亡,也算是条汉子。

可韩遂和边章压根儿就没想到北宫伯玉居然是个猪队友,放着尚且完整的步兵军团不管,放着正在拼死力战的队友不管,直接就转进如风了!

以至于北宫伯玉所部步兵直接崩溃,都没有给他们争取一点时间。

当韩遂和边章意识到自己的退路正在被汉军骑兵威胁的时候,他们甚至都没有多少时间能够调集兵马去保护后路。

因为汉军还留有余力。

张温站在高处望见了这一战的全过程,见到了汉军骑兵在刘备的率领下浴血奋战获得胜利,连续击溃两名敌将的军队,狂喜。

他立刻下令预备队全军压上,扩大胜果,如果能就此堵住叛军的逃亡之路,把叛军堵死在这里,争取全灭叛军,一战而胜之,他张某人说不定能回去当太尉!

冲!冲!冲!

要不是上了年纪而且身手不太敏捷,张温都想和刘备一样亲自披挂上阵浴血厮杀了。

于是又是一支汉军骑兵轰然出动,直冲着叛军的后路而去,准备会合刘备,堵住叛军的逃亡之路,而叛军主力又被董卓和周慎死死缠住,动弹不得,情况是万分危急。

结果在最关键的时候,王国所派遣的一万援军抵达了战场。

这支援军本来不在叛军的计划之中。

然而正在包围陈仓的王国觉得陈仓太难打,拿不到功劳赚不到好处,所以想着派兵到美阳来看看能不能蹭军功赚好处,结果这支突如其来的军队却成了叛军的救命稻草。

刘备正带着骑兵们搞大迂回,准备切断叛军的退路,把他们全部包围在这里一口气吃掉,结果迎面撞上了王国所部一万人的步骑,当场展开遭遇战。

边章和韩遂很快得知这一情况,顿时不管不顾的将手上全部可以动用的预备队全部派上去,要和王国所部一起夹击刘备,吃掉刘备,保证他们的退路安全。

当时刘备的处境非常危险,身边只有不到两千骑兵,却处在两个万人队的夹击之中,情况十分危险。

所幸夏侯渊和夏侯惇两人率领骑兵接连杀到,张温派遣的援军又及时赶来,双方一阵乱杀,终于把刘备接应出了混乱的战场。

叛军突如其来的援军打乱了张温的部署。

张温没来得及派遣更多的支援帮助刘备,而刘备所部又在接连击溃李文侯、北宫伯玉之后力竭,处于强弩之末,未能继续获得胜利,于是堵住叛军退路的计划没能成功。

尽管如此,叛军后路遭到威胁的事情已经动摇了叛军的军心,这一仗叛军是打不下去了,韩遂和边章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撤兵。

而董卓和周慎眼看叛军军心动摇,就根本不愿意放过他们,死死咬住他们,就是不松口,叛军主力想要转进的意图并不顺利,眼看着就要被汉军咬死在这里。

战到天都要黑了的时候,忽然间电闪雷鸣,天降大雨,瓢泼大雨将战场浇的泥泞、湿滑不堪,雨雾弥漫,骑兵机动力和弓弩手的视野都受限。

尽管刘备还想继续发起二次冲击,和叛军在雨中大战,但是现实情况就是叛军和汉军都无法继续坚持作战了。

天色很快就黑的无法分辨敌我,继续作战下去已经失去了意义,张温同样很不甘心,但是无奈,只能下令鸣金收兵,眼睁睁看着叛军脱离战场、仓皇逃窜。

虽然这一战在最后关头因为横生枝节导致未能取得全胜,但是汉军正面作战击败了凉州叛军还是不争的事实。

各军将领都有立功,而其中以刘备和刘备的部将关羽所立下的功劳最大。

不管从私心角度出发还是从公理角度出发,张温都把刘备排在了这场美阳大捷的首功,且取得了全军将领的一致认可。

包括董卓和周慎在内的重要将领都一致认定刘备取得首功是当之无愧的。

千金之子亲身犯险,身先士卒浴血杀敌,于大军丛中斩敌将一名,斩将旗两杆,率领军队连续击溃两支敌军,为主力正面击溃凉州叛军的主力创造了重大机遇,之后还差点就切断叛军的退路以尽全功了。

刘备所部士兵光是斩首叛军的数量就超过了两千,杀敌数量更是数倍之。

刘备麾下部将关羽关云长也是骁勇无匹,取得了此次大捷两个最大战功的其中一个,在战场上于大军丛中刺敌将李文侯于马下。

他们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经此一战,刘备的勇猛和胆量再也没有人会选择怀疑,不管多么骄横的将领在面对刘备的时候都多了一丝敬意,佩服他的勇猛和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