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太后乃猫咪是也(第5/10页)

终于,天上再无刺眼的亮光,那翻滚的雷声也回归于一片寂静。

青烛几乎是马上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不顾朝堂上满是文武百官,亢奋地从龙椅上站起,连绣着九龙金纹的大氅也滑落在了龙椅之下。

三年前被扔进敌人堆里的青烛并没有战斗太久。不过一个时辰那些包围着皇城、裹挟着他的神兽仙禽以及仙兵神将就纷纷离开,头也不回地朝着被打破的天门而去。

青烛拦之不及,电光火石之间突然明白母亲为何将自己丢进敌人堆里。

事先母亲只与他说要他在皇城外阻挡大军,她与紫曜神君驻守皇城。不料他前脚城外迎敌,后脚母亲就炸开了天门,随后一个人扶摇直上,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深入天庭——若是他事先知道母亲会只身闯入天庭,必定是要不管不顾一定追随着母亲而去的。可母亲并没有带上他的意思,所以……

是自己不够强,被母亲当成了拖累,还是母亲怜爱自己、溺爱自己,不愿让自己去冒险,青烛不得而知,也不敢去想。他功力不足,没法第一时间追至天门,尔后天庭离凡间越来越远,即便他写下禅位诏书予李皓,日夜苦修也难以修出足以撕裂时空的能力。

紫曜神君见他不光颓丧还荒废国事,冷冷抛下一句:“去外头转一圈,你就会知道凌霄她为何留你在此。”之后便消弭了身影,再也寻之不到。

青烛本不愿按照紫曜神君的话做,但谁让他身边还有一个拿着禅位诏书却不对外公布的李皓呢?李皓拿禅位之事连哄带骗地把青烛弄出了宫去,青烛这才发觉万民齐聚皇城之前。

见了青烛,万民不需人指使便山呼万岁,无数人激动落泪,更有人高声呐喊:“陛下天命所归!我们都相信皇城、京城不会沦陷在贼人手中的!”

瞧着青烛一脸震动的模样,李皓笑道:“明白了吧?你在这些人眼中才是‘天命’。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都需要你。”

拿着右手食指一戳小弟的心口,李皓道:“不是神仙,不是我,就是你。”

千言万语化为眼红耳热,青烛仰头望向不时雷光闪动还伴有雷声的青空,仿佛看见他白衣飘飘的母亲,那只总会回过头来望着他“喵咪——”一声的白猫。

那是一只胸怀天下的猫儿,也是一个心系苍生万灵的人。她要他留在这里,独自一人直闯天庭不光是为了他青烛一个,更是为了庇佑这天下苍生,将万民的未来托付予他。

肩头担负起无数人的未来,从那天起青烛成为了真正的一国之君。

发现了青烛的异状,泰安王李皓拾起了青烛落在地上的大氅。他与青烛一起看向天边,问道:“陛下,这难道是——”

“不是‘难道’!是一定!一定是母亲回来了!”

母、母亲?

文武百官有些呆滞,那仙贵妃不是早已驾鹤西去……?难不成还能死人复生?

想起仙贵妃实乃仙女的传闻,文武百官又默然低头。

算了算了,反正他们连真·神仙打架都看过了,事到如今还大惊小怪些什么?既然是陛下的母亲,那就是他们的太后。太后娘娘要回来了,那准备是不是可以先做起来?

“启奏陛下,臣等还不知太后娘娘该用何形制,请陛下明示。”

“启奏陛下,臣认为端华宫与祥瑞宫最适合太后娘娘居住,当然新建宫殿也不是不可,还请陛下定夺。”

“启奏陛下,臣——”

文官礼官吵吵闹闹,这个要求“明示”,那个请求“定夺”。武官这边吃着瓜看热闹不嫌事大,却听一个黑铠卫升上来的将军问:“陛下,太后娘娘回宫后,能否请太后娘娘传授我等几招绝学?”

嗯?嗯嗯嗯!?

武官们瞪大了眼珠子。这群从与神仙们的对阵中存活下来的大汉因为领教过神仙与凡人之间的力量差距,无不想要提高自身与其军队的本领。但要说夏国谁武功最高,那就只有当朝陛下了。国事当前,他们虽眼馋陛下的功夫,却也不敢向陛下讨求指导。否则那些文官和礼官分分钟能用国事和礼节把他们给生撕吃了。

但若是太后娘娘能指点他们几招——

于是武官这头也热闹了起来,一个个求问:“陛下!太后娘娘什么时候回宫!?”、“陛下!太后娘娘什么时候有空!?”

不想这么多人比自己还想见母亲,青烛哭笑不得。

然而——

三年三年再三年。哪怕青烛为顾凌霄定好了太后形制她也没有归来。哪怕皇城平地起高楼,雪瑞宫建成她也没有回来。朝堂上的将军们少了几个旧面孔,多了几个新面孔,整个夏国也无人见过顾凌霄的声影。倒是通体雪白的猫儿被视为祥瑞,鸳鸯眼的白猫更被视作夏国的守护灵兽。不光行人见了白猫会双手合十鞠躬行礼,更有家底丰厚的高门望族愿意自掏腰包收养野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