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第3/4页)

镇国楼中,史官端坐一旁,提笔蘸墨,凝神聆听,正待继续录写最后一道诏令,不料,礼部尚书手中已是无诏,望向座上皇太孙,请他宣事。

李诲迟疑了下,看向裴冀。

裴冀神色平静,向他微微颔首。

李诲一顿,压下心中疑惑,宣布开筵。

盛典中最重要的此项如此终结,是许多人始料未及的。

百官当中,一些亲历两朝之事的老臣,如郑嵩等人,无不面露失望之色。

不止如此,随着此战的胜利和裴萧元名声广传,边军之中,他广受拥戴,在长安,封尘了多年的神虎军旧事,近来也重新成为了坊间议论的话题。

酒楼茶舍,说到神虎大将军和八百英烈当年死战北渊的壮举,无人不是感慨,谈及崔娘子带孤子为丈夫旧部请命,更是唏嘘不已。听闻果园坊里住着神虎军的家眷和后人,许多热心民众纷纷赶去探望,送钱送物。不少歌咏壮士的边塞雄诗甚至流入了平康坊,成为最受客人欢迎的时兴新曲,歌娘竞相谱曲弹唱,花街柳巷,竟也终日发出铮铮有如剑鸣的铿锵琴音。

镇国楼外,凯旋的将士面面相觑。何晋陈绍顾十二等许多人,虽自己因了此战,得以加官进禄,但没有想到,皇帝竟至今仍不肯为当年的神虎军平反,谁有心情去笑。

那些今日特意换了新衣,纷纷赶来此地的果园坊人,等不到盼望的消息,默默垂头离去。周围民众让道,同情相送。

君威岂容玷。

圣人为了他的颜面,终究是不肯在天下人面前承认,当年,他犯下了过错。

对此,除去一声叹息,还能如何?

夜幕再次降临。

白天这令人失望的段落,并没有影响接下来这长安夜的喜庆。

今日起,长安解除宵禁。民众将有三天的狂欢时间。满城张灯结彩,坊门相互开放,东西两市和附近的繁华地段,人头涌动,到处都是挑着担子售卖各种玩意儿的货郎和举家夜游之人,欢声笑语,盈满街道。

絮雨和裴萧元回到了许久不住的永宁宅,用过饭,放早就按捺不住的青头和一众男仆婢女们自由外出游玩,两人哪里也未去,闭门后,她在房中就着银灯整理信笺,裴萧元则仰面躺在床榻之上,逗着小虎儿玩。

堆积的信笺,大多是长安众多的命妇们应着时节发来的普通问安函而已,无须回复。只一封,是李婉婉的信,除应时问安,祝她春日好之外,提了句卢文君。

经过太医精心治疗,如今她终于慢慢恢复了些记忆,想起自己身份,也记起父母和亲友,唯独那个狼心胡儿,竟忘得干干净净,是半点也记不起来了。长公主彻底松了口气,欢喜不已。

大约是又添一岁,少女也多了心事。李婉婉感叹,说自己极为羡慕文君,每日笑声不绝,竟比从前还要无忧无虑。又问絮雨,何日有空,趁着春日留尾,想与文君约她游玩一番。

絮雨看完她信,提笔回复,时不时看一眼近旁的父子。

小虎儿每天都在噌噌地长,力气也越发大了。他的手指抓着裴萧元左右手的两根中指,任裴萧元如何举臂,也牢牢攥紧,将自己挂在了空中,两条腿蹬来蹬去,咯咯地笑。

裴萧元越举越高,最后,竟还令小虎儿荡来荡去,如玩秋千。小虎儿的小腿蹬得越发厉害,笑声也越大。

絮雨今夜本就有些分神,此刻看不下去,怕万一小虎儿抓不稳掉落摔疼,搁笔走去。裴萧元一笑,在她要开口阻止前,反手将儿子的小拳头抓在了手心里,稳稳放在床的内侧,让他自己爬着玩。

接着,他另臂探来,抓住了停在床前的她的手,轻轻一拽,她便躺落在了他的身旁。

“放心,我有数。小虎儿力气很大,抓了我指,想拿出也难。”他闲谈地道,微笑地看着在他里侧爬来爬去的儿子。小虎儿口里咿声不绝,显然,是想继续和父亲玩方才那种危险的游戏。

絮雨慢慢地将目光落在了他的脸上。

“郎君……”

终于,她唤他。

关于朝廷何日才为神虎军正名一事,除了早前那一句会给一个交待之外,皇帝再无多半句的话了。

但絮雨很早便明白了皇帝的心意。

她知道,对此,裴萧元如今想来应也是了然于心的。

已经太久了。今日他或不会为此,再动更多的怨怒之心。

但在她的心中,始终还是深为歉疚。

“今日……”

她方起了头,他转脸朝她,吻住了她的口,不叫她再说下去。

“和你无关。嫮儿,你不用觉得歉疚。”

吻她片刻,他松开她的口,安慰地道。

絮雨眼睫微抖,抬眼,对上了他的目光。

“伯父今日寻我,说了些话。他大约怕我想不通。其实他便是不说,我也早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