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2/3页)

裴萧元从一名宫卫手中接过火把,走到骸骨面前,蹲了下去,将火把举到近前,目光从胸廓骨落到了左臂的残指上,又端详了片刻。接着,他将火把插到一旁,自己取了把匕首,继续挖掘着左臂下方的泥层。很快,几根朽落坠地的指骨从土里显露出来。他却似乎并不满意,又继续挖。匕尖再次碰到硬物,掘出了一把长不过一掌的小刀似的刀具。

裴萧元拈起,吹去其上占附的泥土,翻看了片刻。刀体铜锈斑斑,乍看,仿佛是件用来防身的小利器,在主人死前,还被紧紧握在手中。

他沉思了片刻,慢慢抬起头,见周围之人都屏着呼吸,正在看自己,便站了起来,正吩咐那个管事公公暂时勿挪骸骨,今夜先将其围护起来,以防再遭野狸损毁,忽然,身后起了一阵轻悄的簌簌之声。

他应声转头,只见那具骸骨已是自行散开,瞬间解体,白骨纷纷坠落,眨眼之间,在原本坐的地方堆作了一堆乱骨,再也看不出半点的人形。

终究是腐朽太过了,关节处想必早只剩虚连,被起出来后,才片刻,便如此散掉。那颅骨更是骨碌碌地滚了过来,一直滚到裴萧元的脚下,方停下,正面朝天,两只巨大的漆黑眼窝朝天,似望了过来。

周围人起了一阵惊呼,随即又陷入缄默。

一阵夜风吹过,荒草萋萋而动。

裴萧元低了头,望着脚前颅骨那两个漆黑无底似的眼窝,缓缓地,他俯身,探臂去捡。

“驸马勿碰!还是奴来!”杨在恩抢来阻止。

裴萧元未停,已是取了颅骨走到那堆残骨旁,轻轻放下,接着,命那管事宫监派人看守好这里,自己用布将小刀包裹起来,又转向杨在恩,正问公主人在何处,前方传来一阵脚步声,抬眼看见絮雨在随驾的陪伴下,正往这边走来。原来是她见他迟迟不归,放心不下,便亲自过来看个究竟。

他示意她止步勿近,自己到水盆前净手,接着,快步朝她走去,将她引到了一个洁净之地,将发现向她讲了一遍。

絮雨听完难免惊诧。没想到当年的那个夜晚,在起火的大殿角落里,竟真的还有一人。

只是不知,那人是来不及逃走的殿内执事、宫监、宫娥,或者,是和她一样从外闯入的长安民众?

还有,是在大殿坍塌前便已死在那个角落里,还是一直活着,最后被烟火熏死在了殿中?

“此人臂长与我相当,骨头粗壮,体型不似女子。”裴萧元说道。

“从刚发现时的样子看,他死前最后一刻,头靠墙角,盘膝而坐,体态自然,并无挣扎或是扭曲之态,故若揣测无误,不是死于烟熏或是火烧,而是在此之前,便已死去。”

“不过,我留意到遗骸胸前的肋骨处有伤裂的口子,在他生前,应受过刀剑之类的刃伤。另外,我还有一个发现。”

他将方才用布裹了的小刀取出,摊开展示给她。

“那人死的时候,左手应当握着这把小刀,垂放在了膝上,骨腐之后,渐被积土所埋。只是不知,此物是作防身之用,还是对他另有特殊意义,死前都仍捏在手里不放……”

他看着絮雨,忽然停了下来,面露几分不确定般的迟疑之色。

絮雨一直凝神在听,见状道:“你若还有话,但说无妨。”

裴萧元点头:“那我便再胡言几句了。那人应当是在受伤后来的永安殿,坐在了角落里。能做到这一点,应是在皇宫人空、而叛军到来之前的那段时间。宫里剩余的普通人,那个时候,不是在逃命,便是趁乱搜刮财物,谁会去永安殿等死?嫮儿……”

“你还记得昨天阿公说过的一句话吗?他说他有一种感觉,或者丁白崖早已死在了城破之时,并未离开过长安。你想,人人都在逃离,独独此人逆行来此,又如此死在了永安殿,事本就蹊跷,而这座大殿之中,恰又有阿公呕心沥血、集毕生大成于一体的画作……”

絮雨睫毛微微一抖,双眸圆睁:“难道那人便是……”

她倏然扭头,望向那发现遗骨的所在。

裴萧元望着她轻声道:“我也不敢肯定,只是胡乱猜想而已。阿公人还在长安,不如将这小刀送去,请他过目,看他是否认得——”

他话音未落,絮雨便已拽着他,掉头朝外疾行而去。

二人连夜出宫,再次赶到青龙寺,见到了正与老僧对着如豆灯火在谈佛论经的叶钟离。

裴萧元将永安殿废墟下发现骸骨的事讲了一遍,随后,取出小刀,放在案上。

叶钟离拿了起来,就着烛火翻看着。

“是左手拿的吗?”他忽然问。

裴萧元颔首:“是。随左手指骨脱落,一道被埋在底层。”

叶钟离陷入了沉默。最后,他轻轻放下那一把满是铜锈的刀具,迈着沉重步伐,慢慢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