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2/5页)

“公主?”

此时室外传入贺氏的呼唤之声,显是因等候过久,感到不放心了。

“公主可需添些热水?”

贺氏声音并不大,但仍将絮雨吓了一跳,心竟怦怦地跳,猝然转身,定了定神,掩襟遮蔽身子,开门,若无其事地转了出来。

贺氏领烛儿、玖儿、绿玉几人绕她周身,服侍梳头点妆更衣。

午前她要与裴萧元一道先去宁王宅回礼,此事极是重要,不可耽误。整妆毕,她行出寝堂。裴萧元在新婚次早她去过的那座秋爽亭里等着。他系乌纱幞头,穿一件上领的银蓝宝花纹纬锦罗袍,劲瘦的腰上束了条金装的十銙犀带,足上也换去旧靴,是双黑色的新制麂皮长靿靴。

他平日不是穿他自己那几套或细布、或罗地的青裳,便是官袍,绝少如今日这般锦衣着身,鲜丽的阳光从亭檐下照落在他身上,映出他英俊而沉静的面容五官,显得人格外风流和贵重。

絮雨知是贺氏替他如此打扮起来的。在贺氏看来,这是驸马大婚后陪公主首登宁王府的大门,于穿着,自是不能随意。

他的双臂正屈支在亭柱旁的一道栏杆上,人微微俯身倚栏,手里闲闲地捻弄着一支马鞭,眼望着亭下水里悠然游动的几尾肥头鲤鱼,若正在观景,然而神情看去,分明漫不经心,心不在焉。忽然听到公主的婢女唤他一声“驸马”,转面望来,立刻直起身体,迈步下了亭,向着停在甬道上的絮雨走来。

“公主请。”他说道,眸光明亮,面含笑意,看起来和平日已完全无二。

絮雨更是如此,微笑点了点头,不再停留,率先朝外而去。裴萧元如先前一样,稍稍落后她半步,一行人去往前宅大门。

青头此刻正从大门外跑进来,沿通道跑到了大婚那夜公主和驸马行过拜礼的大堂,一路使劲地踩踏,出来,又要继续往偏门跑。人已是累得气喘吁吁,脚步犹是不停。

方才早一些出来等在这里的烛儿见状吃吃地笑,问他这是做甚,“前两日我就见你如此跑个不停了!你不晕吗?总在绕圈!快歇了吧!公主驸马就要出来了!”

青头这才停下,一面叉腰喘气,一面郑重解释:“你刚来,不懂!长安这边有风俗,新妇入门,男家亲近之人要从偏门出去,再顺新妇入门的路进来,一路使劲踩踏,新婚三日内,踩踏得越多,越是灵验!”

烛儿确是第一回听说,见他跑得都出了汗,忙一面用罗帕替他扇风,一面好奇追问:“青头哥,这是何意?”

“这叫躏新妇迹,便是绝新妇退路,往后安住下来的意思。公主嫁来咱们家,郎君最亲近的人,不就是你青头哥我吗?趁今日最后一天,我还在家,自然要再多踩几圈,好叫公主往后安安心心和郎君长久过活——”

此时突然传来一道咳嗽声,截下他话,他抬头,望见郎君和公主在杨在恩以及身后一众婢丛的伴随下已渐渐行来。送公主出府的贺阿姆快步走来,看着他,面含微微不悦。他打了下自己嘴,再偷瞟一眼对面,察郎君面无表情,看不出是否恼了——不过,如今和从前不同。他已荣升驸马府的六管事,还是公主亲自提拔的,专负责公主和郎君出行的马匹、车驾以及府内西院的鹰、犬等玩意儿的调|教之事,手下有十来名奚官、鹰人、犬人受他指挥。此刻就算郎君生他气,青头也是不惧,只要公主不生他气便可。公主和平常一样,笑吟吟的甚是和气。他躬身行了一礼。

“公主车驾已是备好。郎君的马也在门口了!”禀完,赶忙出去呼人准备上路。

宁王府是公主大婚后首家得新人登门做客的门第,阖府上下视为殊荣,万分看重。一早起,诸事便准备得无不周全了,只待二人抵达。车驾停在大门外后,李诲跟着叔父、堂兄弟们一道,领着王府长史等属官在大门之外迎接,宁王亲在二门处接人。平日绝少会客的李诲之母薛娘子今日也是一身新衣,领着女儿李婉婉与府中其余女眷一道,笑容满面地等在垂花门前。

迎公主驸马入厅,一番拜礼过后,各按份位落座。薛娘子向新人恭贺过后,又致歉笑道:“公主和驸马新婚大喜,我虽一向嘴笨,但也盼望能和大姑母她们一道过去当面恭贺,好歹凑个热闹。只是碍于我的身份,不敢造次。今日总算盼到俪人联步驾至,偿我心愿。”说罢,命人送上自己另外备的贺礼,一件她亲绣的女披肩,一只镶绿松石的宝鞍。新婚夫妇接过道谢。

一番笑谈过后,宁王府宴堂开宴,分作两处。宁王领家中男丁以及王府里的众多属官在东厅款待裴驸马,西花厅则由薛娘子等人陪公主作乐。

东宴堂中,乐工奏乐,伶人献歌,宾主洽欢之际,李诲来到裴萧元身前,行礼,邀他去观自己的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