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4/8页)

太子惊呆,反应过来:“陛下那里呢?”

“这就是舅父要交待你的事。他动手后,卫队照原计划奔往陛下御帐,但须由你亲自统领,你赶到后,立刻向陛下揭露陈思达的罪行,让陛下知道,你事先对此一无所知,全系陈思达自己所为,然后保护好陛下和公主!陈思达铤而走险,今夜是自寻死路无疑,但若真如计划那样能够杀掉康王他们,陛下往后别无选择,对太子你是大利。万一他事不成,你有护驾之功,他便是一时死不了,扯上咱们,自然也全是他狗急跳墙胡乱咬人。陛下即便怀疑,凭着咱们背后的世家们在,他也不能拿咱们如何。”

今晚的这件事,最后无论陈思达成不成,对太子都不算是坏事。所柳策业假意应承,叫他放手,去博上一搏。

太子半晌才完全反应过来,对着柳策业纳头便拜:“舅父妙算!懋儿感激不尽,一切全都听从舅父安排!”

寅时,整个行营的人都沉浸在最深的沉梦中时,伴着一道突然升起的帐篷燃烧的火光,陈思达和心腹们带着神武卫、领军卫两卫人马,照计划两路行事。一路人马假传诏令,称冯贞平康王谋逆,奉命保护众人,迅速控制了许多尚在睡梦之中的毫无防范的官员和各卫将领,以及有曹国、安国等几国的藩君。更有七八名冯贞平和康王的亲信,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被人摸入帐内,一刀毙命。

另一路,陈思达亲率神武官军,直接扑向冯贞平和康王的寝帐。

也算是冯贞平命大,前半夜因计划落空,非但没能如愿扳倒太子,反而累自己罚俸夺爵,回来后羞惭加上愤懑,睡得不深,听到动静出帐察看,发现不对,当即一边叫人保护康王,一边匆匆唤来自己人马,亲自披挂应对。双方厮杀在一起。

冯贞平虽也是武将出身,毕竟已是年迈,比不上陈思达正当年富力壮,加上应对仓促,对方却是有备而来,很快不敌,被迫只能在周围人的保护下上马奔逃。陈思达带人紧追不舍,在追出营地数里地后,四面合围,顺利将冯贞平和康王等人困在了其中。

此时冯贞平已受伤,康王蓬头散发,跑得脚上靴都没了,二人狼狈不堪,正陷入了绝望,以为今夜或真将就此毙命之时,忽然,身后传来一阵金鼓之声,扭头望去,在远处一片渐渐逼近的光火里,依稀见是阿史那王子领着一支武卫人马杀了过来。

还没反应过来,另一方向又起鼓声,宇文峙带着龙武卫的人也现身了。接着,贺都领威卫,兰泰领着骁卫,四个年轻郎将各自带着人马,分作四路及时赶到。

陈思达今夜计划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趁人不备,将各卫的将官控制住,有不服者,格杀勿论,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对这四卫,他更是重点防范,派了亲兵协同领军卫的人第一时间分头控制。

“陈思达,还不下马受死?陛下早有防范!领军卫里跟你作乱的主将皆已被杀,你竟还妄想作乱挟持陛下?”

承平冲着陈思达厉声高呼。

陈思达惊骇不已,扭头看一眼远处那一片火光冲天的行营,迅速镇定下来,转向周围自己的千余人马吼道:“儿郎们,勿信他言!跟着我来,只要冲杀出去,到了外面,自有人马接应!既然从前长安能被攻破,如今为何不能?等到将来咱们掉头杀回长安之日,你们个个都是功臣,封侯拜相,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他的部下多是跟从多年之人,尤其诸多将领,受他恩惠颇深,无不死心塌地。何况今夜如此情形,都已是红了眼,哪里来的回头路可走,纷纷跟着他继续冲杀。

承平宇文峙等人带领人马在后紧追不舍。

此时正是夜色最为深沉的时分,众人对猎场周围的地形算不上熟悉,最后发现追入了一片河谷地带,在腹地的位置,地势骤然收窄,四支卫队,加上陈思达的部下,合起来近万人马,一下全部阻滞,拥挤在了一起。

众卫将士所携的火杖照明终究有限,头上的月光又被谷地上方的林木遮蔽,下面昏黑一片,人马混杂,各卫衣装又是相似,一时敌我难分,加上陈思达部浑水摸鱼,竟有混战中分不清敌我,厮杀中砍倒对方,才知杀错人的情况出现。

很快,承平等人便意识到情况不对,急忙各自呼叫人马,想暂时停战,待分清敌我,或退出这片狭窄谷地,再作计划。

然而陈思达却是一名富有经验的宿将。他在前两日狩猎时,无意发现这片谷地,当时便觉是个极好的战场,今夜故意将人引入此地,见计谋得逞,岂容对方列阵好了再来对付自己,当即召唤弓箭手,向着四面无差别地发射箭簇,又命神箭手专门射杀那些负责举着火杖为同伴照路的士兵。士兵纷纷中箭,火杖落地扑灭,本就光线不足的谷地,顷刻间变得更加昏黑,诸卫官兵几乎全成夜盲人,根本看不清陈思达部箭簇来的方向,混乱里人马相互挤压,那些前方想退的人,又被后面的人阻滞。一时间许多人中箭跌落马背,又遭马匹和同伴的重叠踩踏。马鸣声和伤亡人的惨呼声混杂在一起,此起彼伏,响荡在谷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