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4/4页)

“万一婉婉真的想不开,日后出个什么事,宁王到时恐怕后悔也晚了。”她又说道。

皇帝端详她,絮雨忍着心中涌出的阵阵羞耻之感,若无其事,一动不动地任皇帝打量。终于,见皇帝收目,淡淡地道:“裴家儿勉强算得是人中龙凤,此事若成,对婉婉的将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她如今年纪小,不懂事,你作长辈的,不可一味纵容。她既听你的,你回去当好好劝她。况且,此乃宁王家事,朕做不得主,你更不要管!”

絮雨不再争辩,垂目,低低应是。

皇帝望着低垂螓首的女儿,面容渐渐又转为柔和,道:“你也饿了吧?阿耶看你瘦得很,你要多吃些才好。这粥寡淡,你吃不来。阿耶记得你小时候爱吃金乳酥,蜜汁鹅,阿耶这就叫人去做,还想吃甚,都一并告诉赵中芳。你再陪阿耶坐坐,等用过饭,出宫也是不迟。”说着就要叫人进来。

便是端来龙肝凤髓,絮雨也是半点都吃不下去,闷闷道了声不饿。

天色发昏,赵中芳正在殿外准备掌灯之事,方听到皇帝呼唤,走了进来,还没开口,见公主已起身,说要赶坊门了。她朝着皇帝行了一礼,叮嘱皇帝早些休息。

“听说阿耶常常昼夜颠倒,太医说,此举有损气血,为养生之大忌。”

“阿耶一定不要过于劳累。我先出宫了,留太晚,会惹人猜疑。”

在皇帝皱眉投去的注目之中,她退了出去。

出宫后,絮雨随着满街归家的人,骑马匆匆赶回永宁坊。

裴萧元还是没回。

不止如此,当晚,絮雨睡睡醒醒。然而,和昨晚一样,她没有等到人回。

他依旧一夜不归。

第三天,虽然宋伯康叫她继续休息,但她早早地又赶到皇宫南院值事。这个白天,李婉婉没来,但却派了个随从,经宫中的熟人给她偷偷递来一个消息,说她阿翁派人盯她,将她关在了屋中,不许她出门,原因是议婚好似还在继续,她快要急死了,催问絮雨这边到底有没帮她把话传到。

傍晚又一次降临。

这一回,絮雨赶在百官衙署落锁之前出宫,径直寻到陆吾司。

快到的时候,远远地,她就看到了已经三天没露面的裴萧元。

他应当刚从外面回衙,下了马,人就站在大门外的步阶之下,背对着絮雨,正与司阶刘勃和一个参军在门外说着话。

正是官吏着急下值、路人争道归坊的时刻。黄昏的街道乱纷纷的,全是往来不停的车马和人流。

絮雨没有立刻过去,她避到了衙署街道对面的河岸旁,停在一株垂杨柳下,等着他说完话。刘勃忽然看见了她,一愣。絮雨面露微笑,远远朝他点了点头。

她看见刘勃赶忙也冲她笑,接着,指着她的方向对着裴萧元说了句话,他回过头,目光看了过来。

隔着十数丈的距离,两人登时四目相对。

他仿佛一怔,但很快,结束了与下属的对话,转过身,斜穿过满街匆匆的车马和人流,来到河边,继续向她走来。

“寻我是有事吗?”

他停在距她数步之外的地方,目光隔着几道垂落下来的长长短短的杨柳枝,落她面上,问道。

虽然他很快就向她走来了,此刻和她说话,眼中也含着淡淡的笑意,然而,他三天没有回家,此刻开口,第一句话却是问事,未免令絮雨生出一种生疏之感。

她随手揪下面前的一片柳叶,缠在指间玩弄,点了点头,也微笑道:“是有点事。”

“不过,不是我自己的事。”她紧接着又补了一句。

他看见夹缠在她指间的柳叶顷刻残破,从鲜嫩叶片里挤冒出来的绿汁蹭染在她白皙的手指上。身后的斜对面,那两个下属仿佛有些好奇,还是没走,不住地扭头,仍在看着这边。

他环顾笼罩在雾茫暮色下的四周,低声道:“这里说话不便,你随我来。”

絮雨便沉默地随他沿着河岸拂柳一路前行,走出去几十步,来到附近一座废弃的小坞埠旁。长久无人走动,青石条的埠台上落满残花和败叶,掩在了河边几株翠盖纷披的茂盛的垂柳之中。

“何事?”

等她站定,裴萧元再次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