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3/4页)

絮雨迟疑着尚未反应过来,曹宦已皱眉叱道:“快些!敢叫太子殿下等你?”

宋伯康急忙赔笑:“此子新入直院,我是看他画技有独到之处,故特意加以栽培。他也没想到今日能获如此殊荣,想必太过惊喜,吓住了。”

宦官面色这才转霁,瞥了眼絮雨:“好生做事,日后富贵荣华,不愁不至。”

宋伯康躬身应是,疾步来到絮雨面前,压低声催促:“还不快走?”

絮雨知今日这一场是躲不开了,只得低头随着宋伯康来到崇天殿。

殿内此刻的气氛不似广场酬神庄严,众官员也未严格列队,而是依着官位和资历高低,散绕在太子周围,恭聆太子和二画直的对话。

这大约是方山尽和姚旭此生迄今为止最为荣耀的时刻了。二人超越当朝诸多位高权重的宰臣,立在离太子最近的位置,太子说一句,二人便点头一次,神情恭谨而紧张。

曹宦将二副直和四名画师领入大殿,发出的动静引得殿内百官看了过来。

宫廷画师属伎官,受敬重如昔年叶钟离者,不过是凤毛麟角,几百年也未必能出一个。如此处的方姚二人,也不能入殿堂当中那些纡佩金紫者的眼,何况是这几名画师。

诸人不过望一眼,便各自收了目光,并无人真正留意他们是谁。

絮雨垂颈敛目,夹于几人中间,跟在宋伯康身后一路行至殿内,朝前方太子下跪,行叩拜之礼。

太子李懋幼起便聪颖好学,敬师贵道,成年后,更是谦恭虚己,性缓气和,秉承孝道,得百官交口称赞。确实传言不虚。此刻对着这几名位卑的无名宫廷画师,也是面含笑容。等拜礼后,叫全都起来,道:“天下穆清,明君莅国,待至尊皇帝万寿,四方酋王将悉数入京朝拜,共贺盛事。此神枢宫是万寿节的天穹宝殿,神枢宫中,又以崇天殿为重中之重。”

“叶钟离当年所绘之天人京洛长卷,可谓神卷,旷古烁今,绝无仅有,叫当日在场的四方夷狄弛魂宕魄,叹为观止。就在不久前,便有石国、康国、昆弥国、林邑国等当年曾亲历永安殿正旦典礼的老王和使者陆续谈及此旧日名画,虽多年已过,时至今日,藩夷竟仍是念念不忘,心向往不已。故此番新宫建成,必是要在此殿复现当年长卷,展旷世盛景,好彰显我泱泱国风,无远弗届。”

“尔等画师,当都有从前叶钟离报效朝廷的一副心肝,竭力诚志,用心作画,方不负当今至尊圣人之文治武功,浩荡天恩!”

太子的这一番话,不仅说得方山尽和姚旭等人感恩戴德,激动万分,再次领着身后画师跪地叩首,连殿内的百官也大受感动,纷纷向太子行礼。

承平向来对这些事体无多大的兴趣,今日只是官职在身,随同一道来了。入内,他便落在了众人身后,随意看了看这座将要被用作皇帝万寿庆典的辉煌巨殿,又远远望向人群当中的友人。见他今日一身官袍,立在豹头虎髭身材发福的金吾大将军韩克让的身畔,愈显少年人的劲拔,此刻目光正落于太子的身上,神情庄凝,显然丝毫没有留意到承平这边百无聊赖。

承平愈发觉得没意思起来,又扫了眼对面郡王府的仇家。那世子此时神色木冷,唇角紧抿,眼睛好似盯着他前方一名老官露在官帽外的苍苍白首,再看,又好似神魂不属,也不知在想甚,但显然,不会怀有什么好念头。

承平忍不住在心里又冷哼一声。

此时大殿外随宦官进来几名得太子恩召的宫廷画师,皆低头垂面显恭顺状。承平自然没有兴趣多看,目光随意掠过那几道影,心里思忖起了另外一件事。

他此番入京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娶到一个公主。

多年前,还在景升朝时,他的父亲曾经失势,牙帐被另一部的仇家所夺。那仇家自号可汗,本也无法服众,承平父亲联合各部待要夺回牙帐,不料仇家却因讨得当时景升老皇帝的欢心,得到册封并以公主和亲。正是挟此来自圣朝的莫大荣耀,其余部族不敢反抗,纷纷归附,致令他的父亲隐忍吞恨多年,为表对圣朝忠心不改,被迫将当时还小的承平也送入长安为质。

直到后来,变乱到来,仇家反叛圣朝,被承平父亲借机打败,这才夺回牙帐,恢复了昔日可汗的名号。

事情如今虽已过去,承平父亲也早就得到今上的金宝册封,但在他看来,这并不够。当年仇家还得到过圣朝公主和亲的荣耀,自己若是没有,不但是个遗憾,也不能真正叫各部心服。

随同承平前来的使者已向礼部提出请求,圣人应当已经知道承平父亲的心愿。即便是出于对这位始终忠于圣朝的老可汗的抚慰,圣人也没有理由加以拒绝。赐婚是可以预见的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