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4/6页)

絮雨一下沉默了。

“如此你当明白为何那是一座空陵了吧?如今这么多年过去,谈及昭德皇后,民间人人都说,圣人为昭德皇后大造皇陵寄托哀思,虽阴阳两隔,也难绝情分。天家夫妇情深至此地步,足为天下子民之典范,这难道不好吗?”

周鹤说完这段旧事,见对方良久未再发话,笑道:“你怎的不说话了?可还有别的事情想要打听的?”

“宫中可有一个叫做赵中芳的内侍?”

絮雨缓缓抬目问道。

“赵中芳……”

周鹤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皱眉思索片刻,颔首。

“好像还有印象。圣人登基后,便是此人做了内侍丞。据说他早年是定王府的旧人,深受圣人器重,那时的袁值还不知道在哪里!后来却不知何故,几年后人忽然不见了,也不知去向哪里,是死是活。如今的司宫台,已全是袁值的事了。这么多年过去,宫中还知道这个名字的人,恐怕也是不多了。”

“对了,我记得此人单腿有疾,行路长短有别。倘若我没记错,应当就是你问的人。”

郊野里草木郁郁苍苍,野花遍地杂开,丽日耀目,暖风阵阵拂身而过,然而随着周鹤这个曾历过旧事的人的讲述,絮雨却觉全身如在严冬的冰井里浸过一样,慢慢地冷了下去,到了最后,冷得她牙根仿佛都在丝丝地往外冒着寒气。

“叶老弟,你怎的了?面色瞧着不大好,可是身体不适?”

耳边传来一道关切的呼唤声。絮雨闪神,望见周鹤正用关切目光望着自己。她摇头:“今日多谢周兄,我大长见识。我没事了,该回了。”

她向周鹤微微颔首,往城里去,走了几步,忽然停了下来,转头,一字一字地道:“你说的那些,全部都是谣言和臆测。”

周鹤一怔,随即哂笑:“那又如何?便是空穴之风,亦出自孔洞。何况那些说法,当日甚嚣尘上,不是我周鹤凭空捏造。”

絮雨不再发声,掉头继续前行。

“叶老弟,那方才我们说好的事……”

周鹤望了片刻前方那道渐渐远去的背影,忽然喊道。

“我记着。”

絮雨头也未回地去了。

长安太大了,这一天,当絮雨终于回到永平坊的旅店时,暮鼓已是再一次地回荡在大街小巷的上空,声声催人归家。

她是走路回来的。并非搭不到返程的车,到西市后,就有很多便车可乘。她走路,走得双腿近乎麻木,整个人筋疲力尽,仿佛这样,就感觉不到那压在她胸腔内的巨大块垒所带给她的近乎窒息般的痛苦之感。

临走前她对周鹤一字一字说出的那一句话,又何尝不是证给自己听的。

她绝不相信,她的阿娘会在那个夜晚抛下她和阿耶,与一个年轻画师私奔而去。

那个夜晚的后来,她曾多么地盼望她心中向来无所无能的父王能从天而降,救她脱离于那种她从未经历过的恐怖。

赵中芳赶她走,她一边哭,一边回头,看到了那些正在追来的人。漆黑的夜幕下,他们的脸孔随着马匹的疾驰在火杖的光中跳跃扭曲,其中一张,她曾见过。

有一点周鹤说得确实没错。她有一个比她大了将近十岁的同父异母兄长,他叫李懋。他的母家柳家常有人来王府探望他,来得最多的,便是李懋的姨母,亦如今的小柳后。

就在那一夜的前几日,那女子再次登门,接走李懋,称其母对他极是思念,想能见到外孙儿的面。

阿娘是继母,但对李懋尽心尽力,平日对他的关注和照料绝不亚于对自己。然幼小的絮雨仍能感觉的到,李懋表面恭顺,背着父王的时候,投向母妃和她目光里,总是带了几分无声的厌恶。

火光中那张扭曲的脸,就是当日曾随柳女来接走李懋的柳家护卫长。

那个梦魇的夜晚已经过去了许多年。

她没有死,回到了她出生的这座城。

她昔日的阿耶成了当今的圣人。

王太后变成太皇太后。

柳家那女儿成了皇后。

她同父异母的兄长是太子。

所有人都过得很好,比从前还要好。

惟有她的阿娘,那个世上最为美丽温柔的女子,她似乎已经死去,曾是她爱郎的人为她建起一座浩大的陵寝,世人人人可见。

但她似乎又还活着,以一种最为屈辱的方式,活在人言当中。

至此她也终于明白,阿公这么多年一直在寻的人到底是谁。

他必定是知道这个传言,才会如此执着,多年以来,一直想要找到那位他最为看重的背负着污名的亲传弟子,这就是他未了的心愿。在陪伴她定居了三年之后,阿公还是将她托付给了裴冀,不顾他的身体独自离开,去了她不知的某个所在。

刚恢复记忆时,一度曾涌出的恨不能立刻去到阿耶面前告诉他自己回来了的冲动,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