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大发展(第2/2页)

所以整个转移的工程,不会在这个星空船坞中进行,而是要另找一个地方。

“等我们的诺亚号转移后,腾出来的十五公里直径的巨大空间,将建立一个大型环状生活区。所有的赤炎角人都会转移到这里,长期生活。”

距离抓捕赤炎角人到现在,已有7年的时间,但对于一个附属文明来说,还是太短了,甚至第二代都还没有完成初步教育。

不过在严格的人种分级制度再加上大力教育下,这些赤炎角人有了不少的长进,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学、政治、文化体系。许多小部落被大部落吞并,渐渐形成了八个大大小小的政治团体。

新人类并不指望他们合并成一个,八个政治团体的相互竞争、相互鞭笞,对发展是有好处的。

总体来说,这些赤炎角人的意识形态,偏向于华夏的传统农耕文化,自从学会了种田之后,他们对于种田,储备粮食,非常非常地喜欢。

“人口多了,总得给他们生活的地方,种田的地方,还有发展工业的地方。甚至以后的宇宙飞船,也得他们自己建造。作为一个附属文明,至少得有半自主的工业能力。”

于易峰看着手中的报告,工程师们计划在“家园号”中建造一个十五公里直径,四公里宽的环状生活区,相当于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地盘。

七百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九分之一个上海,再加上分成了好几层,满打满算,可以居住上千万的人口。可是,如果要发展一整套的工业、农业,这个地盘就完全不够用了。

“难道还得更大的飞船?这也太麻烦了!难道我们这个主文明,得一直给附属文明造飞船、盖房子?”于易峰皱着眉头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