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水杉林与竹筏(第2/4页)

两侧有扶手,正中央摆放着六个固定的竹座,每排两个,直接坐上去即可。

虽然上去的时候有一点晃动,但等到两人坐上座位,握住座椅两侧的扶手,顿时感觉安心多了。

“坐好了,准备出发——”站在最后的船工喊了一声,撑起竹竿,竹筏慢慢动了起来。

水道不宽,刚好容纳一艘竹筏通过,一行六人在林间的水域中穿梭。

数排水杉栽种于两侧,浅水区发达的树根有一部分裸露在外,盘根错节,好似形状各异的根雕。

明镜般的湖面倒映出青翠优美的树影,将整个湖面都映出清浅的绿色。

水波浮动时,水中的‘水杉’也跟着荡起波纹,如油画般漂亮,伸展的枝条时而弯曲,映出一池湖光山色,如在画中游。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纷纷拿起手机录下视频。

竹筏行进的速度很慢,陶晓晴两人在浮力的作用下轻晃,能感受到湖水打在竹筏四周的流水声,比摇橹船更加靠近水面。

甚至船工转弯时,微微倾斜的角度让水蔓延至竹筏一侧,继而沿着竹子的空隙渗透下去,留下湿漉漉的水痕。

体验感好棒。

在水上漂浮的感觉格外清晰。

高大的水杉一棵接一棵从眼前的掠过,宽阔的树枝遮住日光,仍有细碎的金光洒在水面,将整片森林照亮。

在这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天然的景色,乘一艘竹筏漂流,有一种超脱世外的心境。

仿佛脱离了所有的俗事与繁杂,心灵得到净化。

唐晶晶听到了翅膀震动的声音和清脆的鸟鸣,朝着四周望去,发现有好几只叫不出名字的鸟类停在树枝之上,很快又飞走。

而就在前方不远处,通体洁白的鸟儿落在水杉树底裸露的大石之上,好奇地抬头看着它们。

“晓晴,你看,是白鹭!”唐晶晶心情十分激动,却不敢惊扰对方,只得拽了一下好友的手臂,压低声音。

陶晓晴和其他游客也看到了这只漂亮的鸟儿。

纯白的羽毛,脖颈修长,如仙鹤般的姿态,嘴巴又尖又长,头顶后方长着羽冠,随着它的转头在空中飘动,仙气十足。

竹筏上的游客不由得屏住呼吸,长得也太好看了吧?

尤其是在这片如画的水杉林中,无尽绿色中的一抹白,空灵婉约。

有游客正准备拍摄,它突然展翅高飞,翼展宽大,衬得身姿越发纤细,翅膀圆润丰满,露出下方细长的足。

有另外几只白鹭也被惊动,一起飞上半空,让众人真切感受到什么叫做‘一行白鹭上青天’。

不,应该叫做‘一行白鹭入林间’。

其中一位游客眼疾手快地抓拍到了这一幕。

绿树碧水掩映下,枝叶的空隙间,通体纯白的鸟儿排成一排于林中高飞,羽翼丰满,姿容优雅,分享出去又是一张令人惊艳的摄影作品。

白鹭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经常栖息在海边、湖边以及沼泽湿地,喜欢各种各样的鱼虾昆虫,是捕鱼的一把好手,一天能吃掉五六只巴掌大的鱼。

而花间集如今的水域包含人工湖、天鹅湖和水杉林,总面积超过300亩,是一片极为辽阔的水域。

这里水质清澈,芦苇及水生植物茂密、种类繁多,水草肥美、鱼虾鲜活,吸引了众多鸟类前来,其中不乏有像白鹭这样的国家野生保护动物。

接下来陶晓晴她们又看到了其他水鸟,甚至有一只油光发亮、通体青黑的野生鸬鹚停在了竹筏翘起的前端。

距离好近!

所有的游客都不敢出声,悄悄观察或用手机偷偷拍摄这只近在咫尺的水鸟。

鸬鹚又称为鱼鹰,中大型食鱼游禽,身体呈流线型,善于潜水,嘴巴为鹰勾状,捕鱼本领很高。

嘴巴下方有个小袋子叫做喉囊,可以将鱼储存在里面。①

从古代到现代,一直有渔民驯养鸬鹚,它们每天能捕鱼几十公斤,还会几只一起合作共同捕捉大鱼,非常聪明。

但因为影响生态等种种原因,如今已经很少见到了。

然而眼前的这一只是野生鸬鹚,而非人工饲养,羽毛油光发亮,翅膀宽厚,一看就过得十分滋润。

捕的鱼全都进入自己胃里,不用吐出来交差。

野生鸬鹚也属于国家保护动物,不能轻易捕捉。

它在竹筏上待了十几秒,突然张开翅膀飞起,脑袋猛地扎入水流之中,用尖利的喙啄起一只巴掌大的鱼仰头吞下,整个动作就在一瞬间,所有人都没有拍到。

太快了!不愧是捕鱼高手!

不过能看到鸬鹚捕猎的场景,众人都觉得不虚此行。

竹筏在水杉林中缓缓穿行,来到更深的水域。

阳光强烈了许多,视野变得开阔,前方就是湖心小岛,树木繁茂、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