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科普馆开放(中)(第2/4页)

她将这片银杏叶小心地收好,纪念她第一次来科技馆。

这片叶子很漂亮,哪怕现在都没有干枯,就像刚落下的样子,金灿灿的,拿去做书签刚刚好。

唐晶晶也捡到了两片,美滋滋地放进了包里。

没过一会儿,落在围栏外的银杏叶全都被游客抢光。

放在其他景区都没人捡的叶子,在这里却成了人人争抢的宝贝。

哪怕知道不是真正的古树,但总感觉是6000多年银杏树的叶子,给人一种想要收藏的冲动。

陶晓晴两人继续往前走,然后不时看向天花板。

这里依然是两棵古树的覆盖范围,站在不同的角度向上看,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枝条和叶子有时稀疏、有时浓密,伸展的角度不同,层次感和透出的光线、明暗也有不同,金黄与苍翠各占一边,却又搭配得如此美妙,给人带来无比惊叹的视觉效果。

怎么能模拟的如此真实。

花间集总能够给她们带来新奇和震撼。

在围栏后方的不远处,是花间集植物园的全套3D模型。

摆放在长约5米,宽3米的台面上,四周用透明的玻璃围起,里面高低错落有致,各种景点、建筑皆一目了然。

陶晓晴两人过去看,发现眼前的模型非常精致,俨然一个等比例微缩的立体建模。

里面的树木不是统一的模型符号,而是将不同品类的树木进行缩小,显得非常别致精巧。

像是一个变小的袖珍植物园。

高大的乔木从8米高缩成了5公分,占地面积较大的古树如蟠桃树、鸡爪槭也变得袖珍起来。

但有几个视力好的游客凑近了看,居然看到了树枝的分叉,立即被其展现的精细度惊到。

其他模型在这个面前宛如粗制滥造。

很多游客围在这里拍照。

陶晓晴和唐晶晶两人走近几步,尽量贴近玻璃,近距离观看这个小小的植物王国。

“晶晶,你看这排大香樟树,好可爱,缩成了那么一点点。”

“丹桂古树也好小,旁边的一圈围栏像白色的玩具。”

唐晶晶同样目露惊叹:“哇,这个模型好精致。”

与其它展馆的粗略的模拟完全不同,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陶晓晴一路看下去,不时激动地拽好友的胳膊:“王莲,你看王莲!”

只见一个个瓶盖大小的绿色叶子浮在在人工湖水面上,边缘上翘,脉络清晰,小小圆圆的一只,比睡莲刚长出的叶子还要小好几倍。

我的老天,这也太袖珍了吧。

想起他们看到的如船一般的巨大王莲叶片,再看看这个,简直是反差萌。

必须要拍下来。

女生向来对这些可爱袖珍的东西没有抵抗力,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不时传出阵阵惊呼。

“晶晶,天哪,这群天鹅也太可爱了吧!

跟指甲盖一样大,雕刻得栩栩如生,好想把它们全部带走——”

想想那些翼展近两米的白天鹅,再看看模型里的,陶晓晴感觉自己的心都要化了。

她立即拿出手机拍照,不过模型实在太小,拍不清楚,于是她点击放大、继续放大……

陶晓晴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放大数倍之后,天鹅的精度依然没有降低,她能清晰地能看到修长的脖颈、翅膀上根根分明的羽毛以及蓬松的质感,甚至带着栩栩如生的鲜活,好似能立刻展翅高飞。

她从未想过花间集连一个如此小巧的动物模型都做得如此精致。

宛如做工精美的艺术品。

而整个花间集的3D模型便是无数艺术品堆砌的结晶。

完全超乎她的意料。

本以为是最普通的地图,却别有洞天。

游客在对某一树木、花草、微缩景色、或是整体拍照的同时,对于花间集的构造、景观区等无疑更加了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科普。

哪怕初次到来的游客,在持续的了解中也不会感到陌生。

……

此时陶晓晴两人才刚参观过序厅、还未进入主厅,便有了十足的新鲜感。

序厅的科普馆标题、生命之树、以及花间集整体3D模型,给整个展馆拉开了序幕,让她们对接下来的旅程更加期待。

前面就是主展厅,从门口的导览图得知展厅的面积极大,有四个分区展馆,堪比国家科普馆的面积,让人感叹花间集果然不一般。

第1个展厅为——花间集摄影作品展。

这里进入的墙壁就是两处颇具设计性的镂空翻转墙壁。

两人一推,沿着打开的墙壁进入其中。

光线瞬间暗了下来,天花板上是圆形吊顶围成的天幕,一轮圆月在夜空中升起,月光洒落,使整个房间布满柔和清冷的光。

地面的‘水上长廊’装有数个夜灯,与倾斜而下月光一起照亮了水面。

巨大的王莲叶片漂浮于湖面之上,再远处是朵朵荷花盛开的荷塘,风吹莲叶,光影浮动,仿佛误入藕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