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花间集的改变(上)(第3/4页)

阵阵微风似春风拂面,湿度也比外面高出不少,有细小的水雾飘散在空气中,缥缈如烟,朦朦胧胧。

身在其中,有一种漫步于热带丛林的错觉。

入目是假山瀑布、山石流水,连脚下的步行石都是天然石块打造,一路蜿蜒前行;湿润的青苔爬满山涧,无数棵蕨类植物生长在山石之间,浓密茂盛。

常春藤翠绿的枝条攀附于假山之上,沿着山体缠绕了一圈又一圈,直到爬到十几米高的顶部,枝条从上方垂落,给褐色的山石覆盖了一抹绿色。

除此之外,他隐约看到了假山后的热带植物,枝叶巨大,长势茂密,给这份原生态又加了几分自然的气息。

在温暖的环境中,孙宏辉脱掉外套,深深呼吸着草木混杂着雨雾的清新空气,内心感受到了强烈的不同。

这里更贴近于大自然的状态,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之中——

一个独属于植物的世界。

他走到门口的睡莲池附近。

圆形的睡莲池水体清澈,有活水从旁边的假山孔洞引出,细细的水流落入水中,荡起层层波纹,设计独到,让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而更让人移不开眼的是池中盛开的睡莲。

巴掌大的圆圆的叶片铺满水池中央,在它们中间,几十株睡莲皆已开放,一朵挨着一朵盛开,色彩缤纷,构成极富冲击力的画面。

孙宏辉余光扫过睡莲的模样,立即走近了几步,站在围成一圈拍照的人身后,找了个空隙朝里面看去。

与平时见到的睡莲完全不同,这些睡莲的花朵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外围的花瓣为橘色、中间为黄色,色彩仿佛在盛开中慢慢蜕变,越往里越浅。

花瓣并非一般睡莲那般细长,而是宽大肥厚,层层花瓣聚拢在一起,张开约70度,瓣尖密密的围了四层,从上方看如同盛满花瓣的高脚杯,极具特色。

孙宏辉从未见过这样的睡莲,不由得驻足观看了半分钟,感到十分新奇。

“我就说你们没见过吧,这可是睡莲新品种!”

旁边有个十几岁男生得意洋洋地跟朋友科普,显然在朋友面前找到了炫耀的资本,迫不及待地显摆着。

“研究院今年才培育出的耐寒睡莲‘灿锦’,获得过睡莲评比的一等奖,只有花间集才有,其他地方可看不到。”

“怎么样,是不是很特色?”

孙宏辉看到了旁边竖立的牌子。

那个小男生说得没错,这种睡莲的确为花间集独有,并且是刚上市没多久的新品种,怪不得他在别的地方见不到。

才刚进来五分钟,孙宏辉就感受到了一种新鲜感。

这种新鲜感是其他景点很难带给他的。

接着往右手边走,孙宏辉抬眼,看到了一整面墙的昙花,它们茂密的叶子从半空垂落,挡住了花盆、覆盖了整个墙面,构成了一副巨大到几乎看不到边界的植物墙。

这样惊人的画面,饶是看遍了各种景色的他也被惊到。

当时在门口的时候,因为游客太多导致视线受阻,他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还以为是什么爬满墙壁的藤本植物,没想到居然是满墙的昙花!

而且有两株正处于开放状态——

孙宏辉看着眼前的昙花,微微有些愣神。

昙花不是只在半夜开放吗,怎么白天也开起来了?

还是说,这根本不是昙花。

然而他在网上刷到过昙花一现的视频,周围人的讨论声也明确的告诉他这就是昙花。

到底怎么回事?

来不及细想,孙宏辉已经被眼前的场面完全吸引住,向后踩着台阶往高处看去。

实在太美了。

从上方垂落的叶状茎末端盛开着一朵朵昙花,每个花朵都有巴掌大小,外围细长花瓣张牙舞爪的伸展开,内部的层层花瓣完全绽放,颜色比雪还要洁白,质感如羽毛般轻盈,宛如月下美人揭开白色的面纱,清纯而妩媚。

身在现场,带来的感受与在视频中看到时完全不同。

那种直观且立体的视觉效果是镜头所无法呈现的。

而更令他震惊的,是左边靠近中央的另一株昙花。

这株昙花非常大,比他见过的所有昙花都要大,从墙面的顶部一直垂落到下方,接近3米。

它的枝条如瀑布般浓密,而枝条上散开着根本数不清数量的昙花,宛若孔雀开屏,纯白圣洁的昙花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层又一层,铺满了半面墙壁。

此时的孙宏辉已经完全说不出话来。

长约三四十米的昙花墙是带给他的第一层震撼;从未见过昙花开放,此时亲眼见到为第二层震撼;如此巨大的昙花灌木且铺满大半个墙壁,为第三层震撼;数不清到底开放了多少数量的昙花,为第四层震撼。

四层叠加在一起,宛若排山倒海,难以用语言表达他此刻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