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展览温室建成、预热(第4/4页)

因昙花对于生长环境和温度要求高,花开频率低且一向在夜间开花,所以国内没有任何一个植物园或是景区、单独以昙花作为一项主打景观。

游客们都是来看‘昙花一现’的,但它万一就是不开花怎么办?

谁也不能保证昙花在今年或是哪个时期一定开花,一切都要看运气。

一旦开放景点,每天都会有游客前来观赏,要怎么保证每天都有昙花开放?

根本不现实。

没有人能保证。

但花间集可以。

花间集是目前唯一一个以昙花作为主打的景区,甚至直接上线了[昙花·夜游]门票,明晃晃地彰示存在感。

这就导致了景点的不可替代性。

以后喜欢昙花或是想看昙花的,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花间集。

视频发布之后,公众号于同一时间发布了消息。

——欢迎大家前来欣赏秋日的花间集:展览温室将于10月7日开放,同时开放[昙花·夜游]门票,敬请期待。

内容中不仅有昙花区域的开放,还有花间集与研究院、S市植物园合作的消息。

新引进的‘中非彗星兰’、耐寒睡莲‘灿锦’以及世界睡莲冠军“万维莎”都会在展览温室与大家见面。

这个消息无疑让众人更加期待。

这边宣传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叶晗也在忙展览温室的建造事宜。

昙花开放的当晚,趁员工们都被昙花吸引,叶晗独自一人来到了被不透光材料围起的‘施工区’。

WO4最近一直在收集周围的材料,如石头、水源样本等,这次不像玻璃花房用的是新型材料搭建,展览温室需要造景,各方面更为复杂,预计要一个晚上。

叶晗戴上耳机听着录制的‘竹林之声’,将心神放松,在脑海中想象展览温室的模型。

在她没有意识到的时候,W04已经利用磁场链接了她的脑电波,将脑海中想法一步一步还原出来。

拥有众多‘壁龛’的昙花墙、四周的围栏、木桩上长出的兰花、前后两个睡莲池…水流、石桥、中央的假山和瀑布,石头后面的蕨类植物,即将引入的热带植物……

浮在空中的3D模型从模糊到清晰、到逐渐填充,在形成初级设计后,不断根据脑电波传输的想法进行修改、完善,自动补齐余下的部分,让每一处景色都富有美感。

等到叶晗睁开眼睛的时候,她的面前已经呈现出几近完美的展览温室模型。

系统:“宿主,请确认是否需要继续改进。”

叶晗这才从微愣的状态中恢复。

她仔细地观察着这个模型,WO4配合着进行局部放大,好让她看得更加清晰。

叶晗暗暗心惊,这完全是她想象中最完美的样子。

然而刚才想象的时候,因为大脑不容易控制,导致想法断断续续、无法衔接,而且三个景区根本不够填满整个展览温室,必定留有空白,WO4却自动将缺失的部分补齐了。

空白的地方搭配了一些藤本植物、蕨类植物、高台开放的小花,以及水景、山石,使得人们既可以休息、又可以游玩,富有趣味性,完全不会想到这是未加规划的区域。

很完美。

她已经想不出更好的方案了。

叶晗按下“确认”,WO4开始快速打印,[流体机器人]从地面浮现,开始挖掘水道、疏松土壤、清理周围的石子等。

等到第二天上午,一座整体呈半球型结构,高25米,占地面积高达2200平的展览温室正式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