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医生的二十四小时(一)(第3/4页)

【现在是八点半,林医生马上要开始进行每天的查房,今天我们刚好遇到了主任带队的大查房。】

神经外科的主任带着主治医生、住院医生、进修医生和规培的实习医生一个病房一个病房查看病人情况。

几十个医生,浩浩荡荡,看上去场面特别大。主任走在最前面。

整个队形的阶层感非常的明显,但这样的阶层是由自身的职称资历和经验技术决定。这也是医生培育体系里的重要一环。

林医生偷偷的对着路小柒的镜头说: “我们主任是大牛,所以他查房的时候,大家都肯定会跟着,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神经外科有七十张病床,大多是三人间的病房,也有少数双人间。基本上都住满了。

病人们刚刚醒来,有一些病床旁的家属和护工正在收拾折叠床,脸上都有着疲惫。

主任一张床一张床问过来,快的时候两三分钟,慢的时候还要自己上手检查,这时候所有的医生都像是学生一样认真的聆听。

有的时候主任还会根据病患的案例对实习医生提问: “命名性失语和感觉性失语的中枢在哪里?

实习医生眨了眨眼睛,脸色刹那间有些绝望,然后沮丧的坦诚:……我答不出来。主任宽和的笑了笑,然后开始给他们讲

解。

林医生又偷偷对镜头说: “虽然能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当主任想要问你的时候,一定能问到你答不出来。

【我去,这也太可怕了。这种上课被点名回答问题然后发现自己回答不上来的感觉,让人瑟瑟发抖啊,梦回学校课堂。】

镜头转到主任笑呵呵的接受编导采访: “我之前在医学院带课的时候,到期末考试了,就会有学生来问,教授可不可以划个重点啊?我是不会给他们划的,你觉得病人会按照重点来生病吗?

天幕上出现了一个小人,竖起大拇指。头上飘过一行字:主任做得对!

百姓们纷纷点头:“主任说得对!这人生病怎么可能照着书上生?”就应该这样。

这就是个大医馆啊。”还有人惊叹道, “而且他们分得好细。这个科专治脑袋,就有那么多医生!那是不是还有专治手脚甚至是专治眼睛的科?

想一想自己生病了只能在县城中唯二的两位大夫中选,不禁摇头,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这种大医馆好,还可以住下。

病房的情形被古人们看在眼里,同样形成了讨论。

对,若是我生了病,我也更愿意住在医馆,大夫随时都在,感觉安心多了。

“喻!住在医馆里岂不是天价?!那些大户人家都有自己的医生,随叫随到,咱们这些人可不敢指望。

宋朝。

钱乙摇头,反驳友人刚才的说法: “你看那几个病人,容颜苍老,手上劳作痕迹明显,而且穿着和其他人相比明显要更破旧。想必他们在后世也不算是什么大户人家。

但是他们都能住得起医馆,不,医院。

可见这后世的医院并不是只对权贵和士族地主们开放。友人被他说服了,一叹,想说什么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钱乙贪婪的盯着天幕,被后世医院里呈现的种种完全吸引。那些设施、那些医生嘴里的名词,都是他不懂的。唯一懂的就是,他们的医院,恐怕是连汴京城中的太医院都比不上的!

汴京城中的赵匡胤正在摇头长叹,比不上,的确是比不上!

【神外的病人大多都是这种忽然脑溢血中风、

脑梗或者是长了脑瘤的,病情相对其他科室来说比较严重一些,而且不能拖延。林医生在查完房之后,就要开始自己的第一台手术。这台手术的病人是一个颅脑外伤病人,他从楼梯上摔下来,以为没有事情,结果之后的几天就陆续头晕眼花看不清东西,来医院检查之后发现是脑袋里出血了形成了血肿。今天林医生的手术就是要做脑血肿清除。】

——华佗精神一振:来了来了!要打开脑袋了!

【当病人被推进去做手术的时候,家属一般只能在手术室门外等。但这扇门后并不是想象中的手术台,而是一整个大区域。走廊、器械室、辅料室、消毒室等等。UP主被允许进入这个地方,这个区域也叫作准洁净区。】

路小柒的镜头就是所有观众的眼睛。

而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又一扇看上去十分严密的医用门。这扇门的上方标识着“洁净区”的字样。

【这扇门之后就是无菌的洁净区,不允许进入。整个节目组只有摄像会穿上无菌服做好各种措施然后一起进去。】

路小柒和摄像混熟了,找他要了一些相关的素材——

林医生已经换好了蓝色的无菌服,头发也仔仔细细的扎到了帽子里,戴好了口罩,整张脸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

她正在认真的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