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农业大学之旅(四)(第3/5页)

董仲舒在他头上敲了个爆栗子:我看你读书是读到了狗肚子里,明天给我把《论语》抄一百遍。”

小孙子露出绝望的神色,不要啊!!

【有了野败之后,一直困扰着袁老团队的难题终于解决了。他用野败培育出了两百多颗不育的种子,水稻的后代终于可以稳定的保持百分百不育了!所以这也被称之为不育保持系。1

【后来,袁老又在不育和不育保持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一个恢复系,就是恢复自交但是后代的优势特性会弱一点。农民因此可以选择自己留种也可以选择再买新的杂交水稻种子。】

整洁的实验室中,一颗颗谷粒被储存在白色的小罐子里,放在了恒温恒温的仪器中。一株株被移过来的秧苗在透明的玻璃罐里生长着。

罐子外面贴着不同的标签,有型号、土壤等等。

身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低头观看着秧苗的生长情况,时不时的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也有科研人员正在显微镜下面研究谷粒胚胎的情况。

育种工作并不单单是要

像老农一样在田间工作,脱掉斗笠,挽起来的裤腿放下后,他们就成为了实验室里的高级知识分子。

之前仙画中出现的农业科研人员都是一副农民打扮,所以很多人其实是在心里犯嘀咕的。

他们真的是读书人吗?

那农业大学里真的招的不是农民,而是学生考进去的?

但看了这一幕之后,却有了一种虽然我看不懂但是我觉得真的很厉害的感觉。

原来,他们还真是读书人!

看看这架势,看看这环境,一看就与众不同。

原本觉得育种这件事情只要是会种地都能做的酸腐书生们,在这一刻也都纷纷闭嘴了。

还真不是谁都能做的呢。

【不育、不育保持和恢复生育,这就是袁老在1973年提出来的三系配套杂交法!在这里,袁老还做了一件让人十分钦佩的事情!就是除了自己的理论之外,他还把野败的种子公开无偿的送给了全国范围内同样正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其他团队!其实他大可以选择申请专利,自己闭门研究的,这能让他获取大量的数不清的财富,甚至富可敌国。但对他来说,尽快的为百姓们研发出更多更好的杂交水稻,是更重要的事情!】①

【这是他的赤子之心。】

“好!”

刘邦拿起酒壶对着天幕敬了一敬,以此表达自己的钦佩之情。

他爱钱,做水车也有一个原因是为了给自己积累政治资本。

所以他也因此更钦佩这样真的无私的人。

在一旁的萧何也点头称赞:“真国士也!”

【有了这个理论,还有了野败的种子,杂交种子的产出与迭代可以实现大批量复制。所有研究杂交水稻的科研团队就像是在刷副本的时候多了一个强大的外挂,这一次副本没通关,没关系,在外挂的加持下他们还可以再刷一次,又刷一次。他们也不用再因为顾虑稳定留种的问题而去掉很多优势基因,而是想要加什么优势就加什么优势。这个稻种的优势是高产,杂交加上;这个稻种的优势是防病虫害,杂交给加上;这个稻种的优势是好吃,杂交给加上!】

【至此,杂交优势水稻向全国的农民朋友们进行推广终于变得可行了!】

【所以,1973年,也被誉为是“杂交水稻的诞生元年”,就是因为袁老所发布的三系杂交法以及他公开赠送的野败种子。】

东京,农林水产省。

身穿黑色西装的工作人员匆匆的走进办公室,将手中的一本杂志期刊递给了自己的上司:

“刚刚得到的消息,在苏州举办的中国水稻科研会上,有一个叫做袁隆平的人发表了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的文章。”

他的上司看完期刊上的文章,目光闪烁不定:中国人研究出了杂交水稻,他们的水稻产量一定会提高不少。”

这对我们应该没有威胁吧?他们再提高肯定也达不到我们的水平。下属不解。

“八嘎!身为农林水产省的一员,你怎么能如此短视!如果我们大日本帝国不能继续向前进的话,一定会被中国人迎头赶上。”

这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我们日本,也要有自己的超高产水稻育种工程!”

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中心。

长着卷发的白人所长不可置信的说:“我们竟然被中国人甩到了后面?”

看完期刊上的文章,他立刻吩咐助理:“给我定机票,我要去中国邀请这位袁先生来我们的水稻研究中心工作!我会给到他丰厚的待遇。②

刘邦笑着对萧何说:我觉得这位袁老是不会去的。

萧何也觉得他不会去,但是他就是想和刘邦唱反调:何以见得?良禽择木而栖,说不定他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