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家长(第2/2页)

陶南风领着父亲来到场部办公楼,整个农场都哄动了,各个奔走相告。

“陶南风的爸爸来了!”

“给我们农场做总体规划、设计茶油包装的陶教授来咱们农场了。”

“快快快,向北不在家,赶紧通知食堂加餐,一定要好好招待陶教授,可不能失礼,一定要用最高规格接待!”

陶南风还没来得及介绍完场部布局,陶教授身边已经挤过来无数人,都要与他握手。

胡焕新跑得快,到处宣扬“陶教授来咱们农场”的消息。

陈志路、萧爱云在江城见过陶守信,叶勤、李惠兰、魏民、郭俊智……这几个江城知青虽未见过陶守信,却久仰大名。

在农场这么久,第一次遇到长辈探亲,一个个兴奋得仿佛是自己父亲过来了一样,鞠躬问好,热情异常。

“陶伯伯你走了几天?又是火车、又是轮渡的,一定辛苦了吧?”

“您既然来了就在农场多住几天啊,九月里山下热可是山上凉快舒服。”

“陶南风是基建科科长,在我们这里可有威信了,我们大家都喜欢她,您放心吧。”

场部领导则有些紧张。

准丈人来山上,向北却不在家——怎么搞?

必须热情接待,务必为向北争取好印象。

杨先勇一边派人去村里通知向永福,一边热情地将陶守信迎进场长办公室,指着挂在墙上的规划图说道:“陶教授,谢谢你帮我们农场做的规划啊,您看!这张规划图我们一直挂在场长办公室。”

宣传科科长周林虎示意底下人将包装好的三种规格茶油拿过来:“陶教授,这也是您的成果,我们农场茶油厂出口的都用上您设计的包装。您看看,素雅中透着喜气,多美。”

办公室主任汪晓溪抹着头上的汗水,对食堂大厨说:“杀鸡、杀猪,今晚一定要整一桌最好的酒席!”

陶守信有些动容。

陶守信年少富贵,出国求学,学成归来在大学任教。

陶教授在建筑业很有名,经常与政府领导打交道,不管是多么高规格的宴会、高标准的场合都见识过。

可是,今天来农场探望女儿,受到如此隆重热烈的欢迎,却是头一遭。

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真诚的微笑,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满是热情的期待,他们都想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自己看,都想把最好的东西送给自己。

这说明什么?

第一,陶南风人缘好。

第二,女儿喜欢的那个男人,向北的威信高。

不管怎么样,女儿在这里奉献了三年的青春与汗水,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宝贵的东西,也收获了最真诚的感谢与情感。

陶守信转头看向女儿:“他呢?”

陶守信收到女儿的信之后,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憋憋闷闷的很是难受。

女儿今年三月刚满二十岁,这就谈恋爱了?她说爱向北,向北是谁?她说向北爱她,向北的爱是不是真心实意?陶守信什么也不知道。

仅凭着信中描述的几句话,陶守信完全无法在脑海中描绘出女儿恋爱、结婚的画面。

恋爱中的女孩都不理智,陶守信不相信女儿在信中所描述的一切。

如果向北当真那么优秀,他为什么没有在军队继续发展?

如果向北能力那么强,他为什么没有一开始就在农场建立自己的权力王国?

如果向北爱得那么深沉,他为什么没有主动提出见自己?却先让女儿见了他的父母?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经历过一段失败婚姻的陶守信深知婚姻的重要性,越想越不对劲,一咬牙将手上的设计任务移交给同事,再调换了两周的课程,这就从江城出发来到农场。

他听女儿说过,当初他们上山下乡的时候,从江城到农场需要折腾好几种不一样的交通工具。

先坐绿皮火车到省城,再坐轮渡到德县,从长途汽车到曲屏镇,然后步行上山。

他一路走过来,见识到火车上的拥挤、轮渡里的湿热、长途汽车的颠簸、走路上山的艰辛。

越走,便越心疼女儿。

陶守信因为专业缘故经常野外作业,这些辛苦倒还受得住。可是陶南风却不一样,她娇生惯养、身体柔弱,天生爱洁,真不知道这一路她是怎么走过来的。

越是心疼女儿,陶守信越坚定了他的想法。

陶南风性格单纯、善良,她聪明好学有灵性,不该锁在这小小农场奉献自我,她应该有更广阔的天地。

不管向北有多么优秀,反正陶守信不同意!这一次过来,他要将女儿带回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