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第2/3页)

北洵市最繁荣却也最慵懒的一条街道,繁荣的是夜晚,慵懒的是早晨。这里的店面早晨基本不开门,都是下午三四点开始,然后营业至凌晨四五点。

夜宵摊,烧烤摊,鱼丸,面点……几乎有名点的特色小吃几乎都在这条街上。

午后,店铺陆续开张,街上行人渐渐多起来。

阮荨荨一早就注意到,路边躺着个乞丐,衣衫褴褛,一条腿残疾。这条街上的人都熟,他是这儿的常驻的乞丐,因为这儿人流量大,他每天准时准点儿在这儿躺着,这时,对面一家店铺里出来一个女人,中年,微胖,穿着朴素,手里端着一个瓷碗,走到乞丐面前,俯下身,倒给他一些饭菜。

有鱼,有肉。

华珍敲敲桌子,阮荨荨回神,看她一眼,目光又转回去。

“看出些什么了?”华珍问。

她没说话。

华珍又问,“觉得那个女人怎么样?”

她几乎是随口答,“人不错。”

“那个乞丐呢?”

“可悲。”

华珍指了指那女人的背影,说:“她的店被人投诉很多次,地沟油、乱收费、找错钱……有次,有几个学生半夜在她店里吃宵夜,因为是半夜,所以人不多,只有他们那一桌,几个都是大学生,喝了点酒,聊兴奋了,临走的时候手机忘拿了,走到半路的时候,折回,问老板娘,她咬死了说自己没见过。几个学生报了警,小店没按监控,警察来了也没用,顶多到局子里备个案就是了,法律也没规定捡到东西必须要还给人家,是么?”

话里有话。

阮荨荨没回头,“然后呢?”

“学生们苦于没有证据,就不了了之。但是在这条街上,只有她每天给这个乞丐一碗饭吃,是每天,不是一次两次。”

“乞丐是她亲戚么?”

“不是,没有丝毫血缘关系,也不是朋友。” 华珍笑了下,那笑里看似无意,实则包含了太多内容,复杂,难懂,“所以你现在觉得她是好人还是坏人?”

她没说话,目光又转向乞丐。

他正快速地扒着碗里的饭。

“这社会,从来就没有绝对是好人与坏人。”华珍顿了顿,似乎在等她理解,阮荨荨收回落在窗外的目光,看向她,眼神没有多余的情绪,她才继续往下说,“你所认为的好人,也许他正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做着坏事,而你认为的坏人,他也可能在别的地方做着好事,有人得利,总有人吃亏,这世界才平衡。”

能量守恒定律啊。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总量不会变。

世界给我们的始终只有那么多,怎么分配?

总有人拿的多,总有人拿的少。

阮荨荨愣了愣,好像思绪在飘。

已经是二月的天了。

她在郿坞的小镇上看到过几株三色堇的叶子,应该要开花了吧。

忽然有点想吃李婶的姑嫂饼了。

还有那个长大想当建筑师的小虎。

还有小白的奶奶。

阮荨荨忽然抬头看向华珍,“世界是守恒的,对,我也认为善恶环环相扣的,你做善事,把温暖传递给世人,下一个人,再把从你这儿感受到的温暖传递下去,这是正能量。你做坏事,把恶意传递给世人,如果下一个人,再把从你这儿感受到的恶意传递下去,社会最终会变成什么样?你想过么?”

华珍看着她。

“你们粗制滥造了一座桥,桥塌了,害死了多少人,你算过吗?!”阮荨荨继续说,“你们回去看过那些人吗?郿坞镇上的人,他们遭的罪,谁来替他们守恒?遵循这个原则,他们如果想在世人身上找点平衡,也是易如反掌的事,商贩开始制作黑料理,医院不再对症下药……下一个再下一个,恶意不断循环,你信不信,终有一天,报应会到你头上。”

华珍说:“地震、洪灾,飞机坠毁……华海每年做多少慈善你知道么?你知道华海基金会么?你知道华海每年救多少人么?”

“先杀人,再救人?那所有的杀人犯都改行当医生好了,杀一个,救一双,还有功了不是?”

功过不相抵。

人生不是加减法,做一百件善事,也没法抵一宗罪。

犯过罪,可以救赎。

但,可怕的是仍不知罪,仍在犯罪。

华珍淡淡一笑,“先不说这个,就比如你,你也犯过错,直白的说,如果没有我,你现在还能有这么好的生活?”

“我可以不要这么好的生活,我可以为我自己赎罪,你可以么?”

华珍终于忍不住了,“所以,你要你的父亲,也陪着你赎罪么?林山爆炸的新闻看了么?”

她心一沉。

“我知道你这几年一直在替自己赎罪。”

阮荨荨看向她,似乎预料到她接下来要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