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寻找王庭

匈奴队伍朝着东边不断移动,一路上,匈奴小将车牙犁还打算请卫青吃了顿饭。眼看着太阳快要下山了,他命令小队就地扎营,宰杀受伤的战马,要烤马肉吃。

现杀的马肉膻味极大,匈奴人洗都不洗,抹点粗盐,直接就架在烤肉架上烤了起来。不仅如此,他们还把马血灌进牛皮水袋,当补品一样,喝得美滋滋的。

这股夹杂着血腥的浓重膻味,在营地上四处飘荡,熏得卫青捂住了鼻子。作为一个养尊处优的富家公子,怎么可以吃得下如此粗糙的饭食!

卫青扫了刘小猪一眼,指了指他手下的包袱,嫌弃地说:“刘彻,你取些香料过来,再问将军要些马肉,我们做卤肉吃吧,要像咸阳豆记的那种卤肉。”

如今豆记的卤肉美名远播,大致做法也被聪明的劳动人民破译了。有些人家也开始做卤肉,虽然缺了几味关键调料,不如豆记做的正宗好吃,但味道也还算可以。

刘小猪在咸阳乳业工作的时候,天天走街串巷,经常和咸阳群众闲聊,他也大概明白这卤肉做法是怎么一回事。他点了点头,恭敬地朝卫青行了一礼,便转身问匈奴人讨要卤肉。

“将军,我们家公子胃口不好,吃不下烤肉。小人恰好会大秦最流行的卤肉做法,敢问将军能否赐下些马肉,小人好做卤肉给我家公子吃,大人也尝尝我们秦人的吃法。”

刘小猪笑得一脸谄媚,弯着腰,在匈奴小将面前请示。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为了郡尉大人交待的任务,刘小猪只好在敌人面前低头哈腰。

卤肉是什么?是好吃的吗?

匈奴小将车牙犁虽然秦话说得不好,但他听得懂。马肉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他也十分好奇,这秦人爱吃的肉是什么味道的。

他把手下找来,说了几句匈奴语,又指了指刘小猪。片刻后,一名匈奴士兵拉着刘小猪,把他带到做饭的地方,递给他一块马腿肉,双手还比划着,似乎问他需要什么。

刘小猪找到了一个坛子,打算用来炖卤肉,然后他指着牛皮水袋里的水,又比划洗脸的动作,想要问一下哪里有水源,把马肉洗干净再进行烹饪。

匈奴士兵看了半天,终于明白了刘小猪的意思。他把刘小猪带到一条宽阔的河流边,让刘小猪在那里洗。

刘小猪手上洗着马肉,眼光却飘向左右的植被环境。在郡尉大人给他们恶补知识的那几天,大人说过,要记住路线,河流和山脉就是最有效的地理标志!即使刮风还是下雨,这种路标都不会因此而改变。

刘小猪仔细观察,这条河特别宽,水流很大。而且附近有一座山脉,把水流分成两个流域,山腰上长着的应该是松树,在冬天还能保持苍绿。没想到,出来一趟,他能找到这样的大发现!

一刻钟后,刘小猪抱着装满水的坛子和马肉,回到卫青身边。他本来农村出身,各种粗活都干过,烧火做饭自然难不倒他。火舌舔着坛子,里面的卤汤咕噜咕噜地沸腾起来。马肉渐渐变得软烂,膻味也在风中被吹散,反而从坛子里渐渐透出一股浓郁的肉香。

“公子,卤肉应该做好了,你尝尝咸淡吧。”刘小猪从包袱里拿出一个银碗,又拿出了一双银筷子。他用开水冲了冲碗筷,夹了块卤马肉,递给卫青。

“善。”

卫青尝了一口,滋味确实不错。虽然香料不是很足,在这匈奴的地界,吃起来也别有一番粗犷的滋味。马腿肉脂肪比较少,吃起来不如豆记的卤肘子肥美,但也不算太柴。而且马肉本身带着一股微酸,在卤水的作用下,变成了一种独特的风味。

卤马肉的香味在灶火的帮助下,顺着空气,飘遍了整个匈奴小队。

匈奴的士兵们早就馋得要死,碍于领队小将车牙犁的命令,没敢上前,只是远远地看着。他们啃着干硬的烤肉,嘴上一点滋味都没有。往常爱吃的烤马肉,现在闻起来一点都不香。

唉,要说会吃,还真是这些狡猾的秦人会吃。

卫青给自己和刘小猪留足了自己吃的分量,还没放下碗,那名匈奴小将就闻着味儿,走了过来。卫青抬眸看了看,指着灶上的卤肉,笑着说:“将军不如尝尝我们秦人的烤肉,虽然和咸阳酒楼的卤肉相比,差远了,但也算勉强可以果腹。”

车牙犁毫不客气地提着整个卤肉坛子,也不嫌烫,又小刀直接挑着里面的马肉吃。唔,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吃这样的肉啊。马肉里面浸透了卤汤,味道层次十分丰富,有点像药香,但又是好吃的肉香。他吃得满嘴都是肉汁,这可比匈奴的烤马肉软嫩很多。

这样好吃的肉,这秦人居然说勉强可以入口?

怪不得单于年年都要抢他们的呢,这些人肯定都很富裕,只有不忧生计的人,才会在吃喝上钻研。